湖北襄樊巨力實業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寶慶:黃磷產能過剩使其與下游之間很難建成一個比較協調有序的產業鏈,使二者常年供求失衡。目前我國黃磷產能仍維持在150萬噸以上,但每年有效需求約保持在80萬噸。為了平衡過剩黃磷產能,黃磷生產企業往往自己朝下游延伸。這無疑又導致了磷酸鹽行業脫離總需求的無序擴張,引發整個供求關系的紊亂。這種狀況,必然使業內競爭常態化、殘酷化、低效化。為此磷酸鹽企業始終不能走出生產低谷和生存困境,更無力開展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而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江蘇徐州天嘉食用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希德:產能過剩導致黃磷及其下游產品長期不能物有所值,戰略性資源的價值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上很難體現。硝煙不斷的價格戰消耗掉了本應歸屬生產企業的巨額利潤,令人非常痛惜!更讓我們惱怒的是,由于涉嫌低價銷售近年來惹來的貿易摩擦不斷,如今年11月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焦磷酸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征收“雙反”關稅。實際上,我國還是一個鉀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每年都要從約旦、俄羅斯等國進口大量的鉀資源。可見,廉價出口了稀缺資源卻招致貿易制裁,真是得不償失。這應該是產能過剩惹的禍。
江蘇馬龍國華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凱:黃磷產能過剩直接導致了市場供求關系步入了一個怪圈:當宏觀電力供應情況寬松,特別是黃磷主要產地云、貴等地處于豐水期,國內黃磷供應充裕,其市場價格便一路下滑,往往能從高位一直跌至成本線之下,逼迫多數企業采取停產或限產措施;而當市場供應逐步減少,直至偏緊時,黃磷價格在下游企業以及貿易企業搶購下,又在短時間內大幅飆升,這樣勢必引起那些處于潛伏狀態的過剩產能迅速復活,使得供應量陡增,無疑很快又會壓垮這個市場。由此可見,產能過剩導致了黃磷市場的暴漲暴跌。這種狀況必然以復制的模式對下游進行傳導,磷酸鹽市場表現也是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