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我國化工行業的沖擊,表面上看,是對行業增速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沖擊。長期以來,我國工業增長過度依賴國際市場,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缺乏核心技術,增長方式粗放。化工企業也存在研發投入不足、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等突出問題。
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之策,我們首先要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把投資重點放在行業薄弱環節建設上。比如,化工行業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品產業鏈條,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強力推行清潔生產,這些都少不了資金的投入。由于化工行業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把不同的工廠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成為另一企業的能源和原料,從而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污染物減量排放。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推進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而我們的投資也才能夠見到更大的效益。
例如,江西星火工業園在創建之初就圍繞有機硅產品的開發、生產、廢物再利用這3個層面進行了規劃,對水、電、氣集中供應。他們投資建設了處理能力200立方米/小時的污水處理廠、4臺35噸/小時鍋爐和2臺 6000千瓦時發電機組的熱電聯產裝置,發電后產生的蒸汽除用于有機硅單體和燒堿裝置外,還部分用于園區內其他企業的集中供氣,熱電聯產裝置產生的煤灰用于制磚。工業園引進卡博特藍星公司投資建設的一套4800噸/年氣相白炭黑生產裝置,不僅吸收消化了星火廠每年1萬多噸的甲基三氯硅烷副產品,同時還生產出市場走俏的納米級氣相白炭黑產品,使安全及環保隱患等問題得到解決。在生產過程中所釋放出的氯化氫,又可重新返回有機硅廠用于氯甲烷原料的合成。
現在,園區內近30家企業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共生關系,企業之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使得江西星火有機硅廠排出的多種廢物、廢渣成為多重循環資源。因此,該工業園成為了一個循環發展的生態工業園,當初的投資都用到了刀刃上。
實踐證明,只有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把投資重點放在行業薄弱環節建設上,我們才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新進展。
(作者系江西向塘化肥廠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