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已就10萬噸/年TDI(甲苯二異氰酸酯)項目與瑞典國際化工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滄州大化TDI年產能將達到18萬噸,再度登上我國本土TDI企業中產能最大的位置。
10萬噸/年TDI項目是迄今為止國內企業中單體規模最大的項目,總投資19.7億元。該公司欲以此項目為依托,進一步占領國內TDI市場,實現規模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建設中國異氰酸酯產業基地。
該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24個月,將分兩期完成。一期將建設7萬噸/年TDI裝置,項目采用該公司此前投產的5萬噸/年TDI工程所用的工藝技術方案,即瑞典國際化工公司的工藝技術。該技術先進可靠,消耗定額低。二期工程為3萬噸/年TDI裝置。10萬噸/年TDI項目建成投產后,不僅可使企業年增經濟效益4億元,也將對滄州地區發展臨海化工產業起到促進作用。
在1994年滄州大化成套引進瑞典國際化工公司2萬噸/年TDI技術后,十多年來,滄州大化又先后從該公司成套引進了3萬噸/年、5萬噸/年TDI技術,多年的合作關系使雙方在技術方案制定和設備安裝等方面都具備了默契合作的經驗,為縮短7萬噸/年TDI項目建設及安裝試運行周期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國際異氰酸酯協會預計,未來10年,全球TDI年需求增長率為4%,中國市場將高達10%以上,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TDI生產及消費市場。進入2010年后,雖然國內TDI基本達到了產銷平衡,但隨著產能的釋放以及需求的慣性增長,TDI價格仍將維持緩慢上升的合理價格。
國內達產最早、具有豐富TDI生產和建設經驗的滄州大化正是看中了TDI的這一良好前景,在進行了2萬噸/年擴產為3萬噸/年裝置的改造后,頂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8月又建成投產了5萬噸/年TDI裝置,年產能達到8萬噸,成為當時產能最大的TDI本土生產企業。但這一產能規模隨后被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的新建10噸/年項目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