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穩固向好,有利地促進了生產資料市場穩步較快發展的態勢。
1.生產資料銷售保持穩步加快增長。一季度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7.75萬億元(現價), 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25.8%。
2.物流規模和貨物運輸量穩步提高。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實現的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大約增長 38%和24%(現價)左右。從各月全路日均裝車數量和貨物發送量完成情況及變化趨勢,可以看出物流市場經營活動也呈現穩中加快增長的態勢。
3.市場供需增勢回穩。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按可比口徑計算,下同)統計測算,一季度資源總供給同比增長29.1%、環比下降2.1%,其中國內生產和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9.0%和30.1%、環比生產下降2.5%,進口增長2.0%;市場總需求同比增長26.3%、環比下降0.7%,其中國內市場需求和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5.7%和45.1%,環比分別下降0.4%和3.5%。
從供需結構看,資源增長繼續快于需求,部分品種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仍較嚴峻。如煤炭資源與需求分別增長32.6%和23.9%,3月末社會庫存比年初庫存增加近2300萬噸;鋼材資源與需求分別增長28.6%和24.7%,全社會庫存增加1300多萬噸。
4.出口逐漸恢復,但市場增長仍主要依靠內需拉動。從30種主要生產資料進出口情況看,自去年2季度開始進口量就呈現穩步發展和較高增長態勢。出口雖在恢復,但一季度平均出口比2008年一季度仍低5.9%、比去年四季度低3.5%,30種主要產品出口僅占市場總需求的4.0%,雖然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仍比2008年低2個多百分點,內需帶動市場發展的基本格局仍沒有改變。
5.價格在波動中上漲。受經濟恢復需求增加、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后成本推動,以及國際石油、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等因素共同影響,一季度國內生產資料價格呈現波動中上漲的行情。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市場價格監測調查資料統計,國內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1、2、3各月環比分別為2.8%、-0.3%和1.45%;同比分別為17.0%、16.55%和20.0%;1-3月份累計同比上升 17.7%。
監測的主要大類產品價格除煤炭外,基本都呈上漲走勢。其中黑色金屬類產品各月環比價格分別為3.6%、-0.1%和4.8%,同比價格分別為2.2%、1.5%和14.1%,四種鋼材綜合平均價格3月份比去年12月份上漲9.9%,3月底比2 月20日(春節后首日)上漲13.5%;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劇烈,環比價格1月份上漲7.7%、2月份大幅回落5.7%、3月上升2.5%,各月同比分別為 63.8%、57.6%和53.6%;化工產品價格波動中走高,各月平均價格環比分別為4.3%、-0.3%和1.2%,同比分別為33.6%、 27.7%和27.5%;成品油價格在國際油價波動上揚的影響下,價格穩步上升,各月環比分別為0.9%、-0.5%和1.6%,同比分別為27.8%、 31.7%和39.3%;煤炭價格受到季節性等因素影響需求減弱,價格由升轉降,各月環比分別為8.3%、-6.1%和-7.4%,同比分別為 51.3%、51.7%和41.8%,秦皇島煤炭市場3月底價格分別比1、2月底下降14.4%和3.5%;建材產品波動中小幅上升,各月環比價格分別為 0.4%、0.8%和-0.8%,同比分別為2.3%、4.2%和3.9%。
6.流通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明顯好轉。據對60家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統計調查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明顯好轉,營業收入、營業利潤、銷售規模均呈現大幅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0.9%、198.3%和53.2%。其中,煤炭及制品類銷售增長122.1%;石油及制品類銷售增長48.4%;黑色金屬材料類銷售增長39.5%;有色金屬材料類銷售增長71.7%;化工材料及制品類銷售增長64.3%;汽車類銷售增長47.7%。
前兩個月,雖然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成本費用水平有所降低,利潤率有所提高,但整體仍處在成本費用水平偏高,盈利水平偏低的狀況。60家重點企業平均費用水平為3%,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平均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11%,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1.09%,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