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化工市場終于擺脫上半年的低迷,緩慢走向復蘇。據中國化工網提供的《7月石化市場100風向標》報告顯示,7月報價上漲的化工品有25種,較前兩月有明顯改善,比6月份的上漲個數增加了10種。位居漲幅榜前三名的產品分別是硫磺(漲幅21.05%)、苯酚(漲幅14.17%)和丙烯(漲幅13.85%)。
硫磺領漲
硫磺堪稱是帶領化工品絕地大反擊的頭號“主力”。從6月份暴跌18.80%到7月份躍居漲幅榜榜首,國內硫磺市場短短兩個月中走出一條驚人的“V”字曲線。
本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硫磺價格暴漲首先由于港口貿易商捂貨不出,惜售抬價。同時,7月中下旬中石化召開報價協調會議后,多數石化煉廠價格適度上推,出貨順暢,對硫磺漲價也推波助瀾。
資料顯示,生產硫磺的上市公司包括紅星發展、國際實業等。
與硫磺的暴跌暴漲有所不同,苯酚價格上月呈現平穩上漲態勢。觀察人士認為,這一幕主要由于國內苯酚市場國產貨源相對緊張,無余量銷售,而市場上詢貨需求增多,導致行情一路看漲。
“由于一個月來都處在高位,苯酚下游抵觸情緒開始滋長,停車檢修不斷,部分經銷商對后市謹慎。在下游需求減少、市場上行受阻的情況下,預計近期苯酚市場會以盤整為主。”上述人士說。
據悉,生產苯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石化、S上石化和*ST新材等。
此外,7月份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種是工業萘,其市場行情大幅回升。作為生產苯酐、染料、樹脂等的原料,工業萘價格上浮的原因包括原料煤焦油一再上漲,成本的合理傳導。
不過,南方地區的持續暴雨,加之價格低廉的替代品出現,使工業萘的銷量面臨萎縮。而近期精萘二萘酚走勢疲軟,對工業萘的采購基本停止,這也對工業萘后市走勢形成較大利空。
化工品反彈有望持續
盡管上漲家數不少,但7月份呈現下跌態勢的化工品仍達30種之多,只是數量較6月減少12種,且跌幅不大。其中,跌幅較大的兩大產品分別是環己酮(跌幅17.67%)和環氧乙烷(17.5%)。這兩種產品均延續了前兩月的下跌趨勢,后市迅速回轉的可能性不大。
“這次化工市場價格反彈還會有后續動作。”資深石化專家劉心田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回暖有兩大特征:一是勢頭猛,在全球大宗商品全線上漲的背景下,貿易商、投機商將借此快速收復前期下跌的“失地”;二是分波次,7月僅僅是第一波。
他認為,報復性反彈到8月中旬可能會告一段落,但在短暫整理過后,上游的帶動將逐漸傳導至下游,“只要原油不失守75美元,第二、第三波的市場上漲也會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