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金昌市長張令平14日向媒體表示,至“十二五”末,金昌的化工產品生產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年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2000萬噸左右。
14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張令平介紹了“中國鎳都”金昌市“十二五”發展規劃。
張令平說,金昌作為工業城市,工業經濟增長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十二五”期間,金昌市將改造提升壯大有色金屬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重點實施20萬噸銅擴能、6萬噸電解鎳擴能等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有色金屬初級產品達到130萬噸以上,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同時,金昌市將發展以有色金屬新材料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力爭有色金屬加工材達到50萬噸,光伏并網電站規模達到100MW,風力發電規模達到100萬千瓦。
張令平介紹,“十二五”期間,金昌將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重點實施百萬噸鎳棄渣綜合利用、百萬噸銅渣選礦、尾礦再選等固廢利用項目,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和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力爭到“十二五”末化工產品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噸,年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2000萬噸左右。
金昌市被確定為甘肅發展循環經濟示點基地之一。張令平表示,近年來,他們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在支持金川集團公司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先后引進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入駐金昌,培育了硫化工、磷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等“四大化工”產業,初步形成了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金昌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