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6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局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十二五”時期,火電仍然是我國的主力電源。據初步測算,“十二五”時期新開工建設火電規模將達2.6億至2.7億千瓦。其中,2011年擬新開工火電8000萬千瓦。
火電還將繼續扮演主力電源的角色,源于煤炭在我國能源供應中的基礎性地位。2011年,煤炭價格仍然是左右火電公司盈利狀況的決定性因素。業內有報告預計今年合同煤價格較2010年上漲5%。然而,火電行業發電小時數也有望上升5%,預計煤電行業2011年經濟效益穩中有升。市場看好煤電聯營項目和高電價售電區域的火電公司。
●今年整個電力行業業績向好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將拉動工業用電量增長。“十一五”期間年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25.9%,對工業用電量的平穩增長做出了較大的貢獻。預計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在24%左右的較高水平,對工業用電量的增長起到持續拉動作用。此外,節能減排進入新周期,重工業用電將階段性恢復。
2010年前三季度,火電行業上市公司總體實現營業收入2941億元,凈利潤134.3億元。火電行業總體毛利率12.65%,財務費用率6.36%。由于通脹預期加強,以及煤炭有效供給增量有限,煤炭價格在2010年第四季度仍有上漲壓力,并在2011年維持高位運行。2011年火電行業盈利仍然面臨考驗。但由于用電需求持續增長、發電機組利用率小幅提高,工業用電仍然是我國用電需求的主要拉動力。因此今年電力行業業績有望實現更進一步增長。
●能源基地和高電價售電區火電盈利能力較佳
煤價高企而電價遲遲未作相應調整,使處在高煤價地區的火電企業面臨較為嚴重的經營壓力。相比之下,位于能源基地所在區域且售電區域電價高的公司值得看好。
通過對不同地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各項指標進行橫向對比,廣東、華東、內蒙古地區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普遍好于安徽、華北地區。造成火電行業盈利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煤價和電價的區域性差異。
內蒙古是煤炭生產大省,新興的能源基地。由于長期以來煤炭的輸送主要依靠鐵路且運力有限,因此位于該地區的火電企業僅在成本方面就具有其他地區同行無法比擬的優勢。而能源基地的火電項目多為點對網電廠或未來的特高壓電廠。由于此類項目的上網電價高于本地,且擁有煤電一體化優勢,因此此類項目的盈利能力是火電企業中最強的。但由于能源基地的外送通道有限,部分在建項目的優勢尚未完全體現出來。
其中,處在廣東、華東這些高電價地區的火電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于處在高煤價低電價的地區的火電企業。這主要是因為廣東和華東地區機組利用率高,而且電廠合同煤比例較高。因此,位于這些高電價的終端消費地區的企業相對來說值得看好。
●煤電聯營成火電行業投資新亮點
我國現階段的煤炭產銷格局是“北煤南運”和“西煤東運”,煤炭產地與消費地分離。受制于運力瓶頸和運輸半徑,煤炭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三北”地區煤炭產能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輸送的格局將發生變化,具體思路是通過加大電力外送逐步減少煤炭外送。由于電力外送較煤炭外送具有更高的經濟性和社會效益,未來幾年國家電網將加大配套電網的建設。屆時,能源基地項目的優勢將會進一步顯現出來。
從長期來看,跨區域送電將改變現有的電源格局。現階段,蒙東(蒙電送遼寧)、寧東(寧夏送山東)、蒙冀(內蒙古送河北)等能源基地項目均在加快建設。內蒙華電、國電電力、金山股份、華電國際等公司有望受益。
●火電投資比重萎縮應慎選個股
正如業內分析,2010-2012年電力行業投資總額預計基本持平,但投資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火電投資比例下降,核電、風電投資比例上升。此外由于煤價上漲,市場對上網電價分地區調整預期加強。但是上網電價的上調是滯后的,分區域的,而且調整幅度很難抵消煤價上漲的影響。因此,上網電價的調整不足以推動火電行業景氣周期的徹底改變。因此在選擇火電公司時,還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