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省發改委牽頭開展的《福建省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規劃修編(2011-2020)》近日已經省政府批復并印發實施。湄洲灣石化基地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的福建兩大石化基地之一。該規劃修編實施后,未來10年內,湄洲灣石化基地將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約化的原則,合理布局,延伸和完善石化產業鏈,形成全國重要的臨港石化產業基地。
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規劃修編主要有以下特點:
空間布局更加優化。湄洲灣石化基地規劃總面積擴大到75.0km2,按照差別化發展的原則,布局形成“一灣、兩區、兩園”的總體架構,通過對“兩區”(南岸的泉港石化工業區、泉惠石化工業區)和“兩園”(北岸的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仙游楓亭化工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形成一個產品門類齊全的現代石化產業體系,帶動整個環湄洲灣區域(即“一灣”)各個產業的協同發展。“兩區”相對獨立,布局煉化一體化龍頭項目,但在中下游產品的發展選擇上各有側重。“兩園”大力發展石化下游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產業,實現少污染、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
目標定位大幅提升。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團三大重量級央企先后落戶湄洲灣石化基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一流的生產規模,極大地提升石化基地定位層次和發展水平。至2015年,力爭煉油能力達到2900萬噸/年、乙烯產能達到210萬噸/年;至2020年,力爭煉油能力達到5600萬噸/年、乙烯產能達到360萬噸/年。未來十年內,規劃產業項目將新增總投資約2603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378億元。預計到2015年湄洲灣石化基地總產值將達到約3000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約5700億元,并將顯著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結構升級,為當地提供約6-7萬個就業機會。
更加突出安全環保。根據國家規定,化工企業與居住區之間應通過環評、安評設置一定的安全、衛生防護距離。湄洲灣石化基地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遵循適當超前的安全和環保理念,規劃設置了從園區邊界向外延伸1公里的帶狀安全控制區,在未來的石化產業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逐步實現石化企業遠離居民區的布局目標。因而規劃從區域布局層面緩解了石化基地周邊城市發展與石化基地企業布局之間的矛盾,把公共安全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