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中國石化集團在鄂爾多斯盆地組織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勘探開發大會戰。華北石油局物探公司承擔了鄂南1000平方公里的鎮涇三維物探施工項目,參與施工的物探公司341隊的分線設計班長閔新武,被職工譽為“黃土塬上的排頭兵”。
????分線設計就是根據施工設計方案,結合不同的地表特征,在安全許可范圍內布設不同鉆機類型,由施工人員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打井、放炮。分線設計被稱為物探行業的先頭部隊。
????黃土塬上地形十分復雜,溝壑縱橫。小溝通常有百十米深,500—1000米寬,大溝深的可達400多米,寬度達到數公里。溝內大溝套小溝,溝底、半坡既有高大的楊樹、榆樹、槐樹等樹木,更有遍野的小型灌木叢。很多深溝由于地處偏遠,常年沒有人跡。為了布設炮點,分線設計人員要翻山越嶺,穿越荊棘、溝坎和河道逐點現場布設。
????成功穿越隧道
????上蔣家鐵路隧道位于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上蔣家村,隧道全長1083米,是西安—平涼鐵路線上最長的黃土隧道,隧道不僅長而且向左方呈弧形彎道。隧道頂部有30多米厚的黃土層,洞內接受不到衛星信號。既要保證隧道安全,又要保證采集資料質量,給鎮涇三維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
????為解決施工難題,閔新武安排分線設計同時協調測量、HSE等相關人員組成技術攻關小組進行攻關。他們首先用全站儀在隧道兩端選擇A、B、C3個方向點,然后采用附和導線法依次在隧道內選擇了4個控制點,記錄下每個點的坐標。由于隧道內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小組采用手電筒照明,保證測量精準度達到1/2000。完成此項操作后,測量人員通過GPS確定已知方向點的坐標,依次計算出隧道內4個控制點的弧線位置,最終計算出隧道最大弧弦距為26米。隨后,分線設計人員根據隧道實際弧線度設計出炮點坐標,有效解決了施工難題。《華北石油》報以《物探公司采集成功穿越隧道》為題對這一做法進行了報道。
????順利突破集鎮
????玉都鎮是甘肅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境內有王寨牟楊仰韶古文化遺址,太陽墩東漢烏氏縣遺址,有端賢村唐槐,還有1948年解放戰爭甘腿梁戰役戰場遺址,古風猶存,玉都九天圣母娘娘廟和涇川回山王母宮遙相輝映。鎮政府所在地是鎮涇三維工區內最大的集鎮,街道規劃布局為“四縱四橫”框架,總計2.8平方公里。集鎮內有政府機關、學校、醫院、居民小區,店鋪林立,工廠企業眾多,非常繁華。集鎮內還有居民廢棄居住而用來儲藏雜物的窯洞,地面形勢極為復雜。按照鎮涇三維施工總體方案,玉都鎮需要布286炮,而施工安全規定:炮點距離民房和窯洞不低于60米,距離高壓線不低于30米,距離管道不低于50米。這就需要分線設計進行變觀設計。閔新武首先研究衛星矢片,確定街道和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和坐標,然后在施工草圖上進行標注,隨后用手持機進行實地坐標測量,再對圖紙炮點坐標進行設計。為了保證采集數據質量,他采取了增加檢波線、以道補炮和變換組合、增減藥量的方法,用了4天3夜時間拿出了最終分線設計方案,順利通過了甲方的嚴格審核。
????截至2月17日,閔新武帶領的分線設計班組用了4個月時間,全面完成341隊分線設計任務,共設計炮點近60000個,行程達4073公里。目前,這位黃土塬上的排頭兵又走向新的工作崗位,與井隊技術人員進行大鉆的坐標定位。
????(任文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