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確定的老企業搬遷任務中,海灣集團搬遷是重中之重,而該集團將借此加快拓展高端產業鏈,確立青島化工新優勢,并推動青島化工在空間和產業布局上的“重構”。
青島化工的未來格局,將隨著海灣集團的搬遷發展而發生重大改變。
海灣集團是我市積淀百年化工經驗的大型化工集團,產品涉及無機化工、有機化工、海洋化工、染料顏料、精細化工等領域。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推進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該集團旗下海晶化工、青島堿業、海洋化工等重點企業的搬遷是重中之重。
“去年我們在搬遷發展上取得重要突破,‘一南一北’戰略正快速推進。今年,我們將通過搬遷全面邁向綠色、高端,加快拓展高端產業鏈,力爭用10年時間,打造出一個技術領先、具有競爭優勢的國內一流大集團。”海灣集團董事長羅方輝在日前舉行的年度工作會議上表示。
“雙翼發展戰略”快速推進
海灣集團的搬遷,分別指向南部的董家口石化產業基地、北部的平度新河化工基地兩大園區,并由此確定“一南一北”雙翼發展戰略。
記者了解到,在平度新河化工基地,海灣集團搬遷新園區后的第一個項目雙桃精化公司化工中間體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2.5億元,預計今年3月份,該項目一期將正式投產。
而在董家口石化產業基地,圍繞該基地的開園項目海晶化工40萬噸聚氯乙烯搬遷項目,目前已引進國際領先的三大裝置技術,同時創出老企業搬遷融資新模式,由四家銀行組成銀團向該項目提供近20億元貸款,使海晶化工項目搬遷資金全部落實。據預計,項目一期將于明年底建成。
“我們在董家口布局項目時,一方面引進國際一流技術,一方面則充分依托港口物流優勢。目前,已與青島港投集團合作成立青島海灣液體化工港務有限公司,未來,將大力發展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液體化工品倉儲項目并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為我市周邊及山東省中西部、西南部腹地和河南、山西等鄰省相關企業提供液體化工品倉儲、中轉服務。”海灣集團總經理、海晶化工董事長李明說。
盡早轉型升級是唯一出路
國內化工業面臨的形勢,從未像現在這般嚴峻。
今年以來,歐債危機深化蔓延,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外需進一步減弱,而國內經濟同樣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房地產調控深入以及汽車、家電下鄉等鼓勵消費政策的淡出,使玻璃、塑料、建材等相關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下降。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化工業生產成本卻一路上升。工業用電價格連續上調,大宗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不斷提高,都在壓榨著化工企業的盈利水平。
而國內化工行業的競爭,卻早就由于產能過剩而處于白熱化局面。據統計,截至去年末,我國純堿產能高達3300萬噸,燒堿產能達3400萬噸,聚氯乙烯產能達2100萬噸,處于嚴重過剩局面,使基礎化工行業陷入開工率低、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的境地。
不僅如此,在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石化、化工行業被列為節能減排工作重點。這意味著,對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兩高一低”落后產能,國家將實施更加嚴厲的限制予以淘汰。
重重壓力之下,我市化工業唯有抓住搬遷機遇盡快轉型升級,才能找到出路。
要做就做高端項目
“我們將按照技術國際化、裝備大型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現代化的原則,加快拓展高端產業鏈,向綠色、高端的方向全面轉型,打造一個實力強勁的‘新海灣’。”羅方輝說。
據記者了解,海晶化工在搬遷過程中與世界第二大化工生產制造商英利士公司合作,引進世界最先進的乙烯基專利技術,走的就是高附加值、低能耗、零排放的綠色、高端之路。根據規劃,海晶化工二期項目將向產業鏈的下游延伸,重點發展附加值更高、技術更先進的石化深加工產品。
羅方輝表示,海灣集團在搬遷發展中,將始終按照全市產業布局調整的要求,站在行業的制高點選育項目,“不做則已,要做就做綠色、高端、世界一流的項目,對那些簡單復制、不符合轉型升級需要的項目,將堅決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