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沙發、小餐桌、雙人床、液晶大彩電……3月5日,走進李輝軍的新宿舍,記者看到了一應俱全的臥具設施,洋溢著溫馨的氛圍。
李輝軍是吐哈油田井下公司老勞模,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5年來,他帶領井下一分公司,修一口井、成一口井,讓一口口油井恢復生產。采油廠領導說:“井交給李輝軍修,放心。”
在吐哈油田工作20年,這是李輝軍住的第五間宿舍。摸一摸沙發,坐一坐大床,吃一口水果,李輝軍喜悅而激動:“宿舍越換越大,條件越來越好。”
回憶起1991年的石油會戰初期,李輝軍感觸良多。會戰時條件苦,那時七八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擠一間宿舍。沒有空調,一個宿舍就一臺電風扇,轉著圈吹,總有人吹不著。李輝軍說:“有時候熱得實在睡不著,我們就卷著鋪蓋爬到平房頂上睡。”
洗澡,那個時候是大澡堂。人多,水龍頭少,熱水供應不足,洗澡還得排隊。李輝軍說,隨著油田的發展,產量越來越高,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改善。一間宿舍里的人,逐漸少了。房間里的配置,多了起來,好了起來。空調替換了電風扇,數字電視、液晶電視淘汰了老電視。房間里有了衛生間,又方便又舒適。
地處新疆戈壁荒灘的吐哈油區,自然條件惡劣,夏天熱過火爐,冬季寒如冰窖,一年到頭風沙不斷。近年來,油田注重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推進礦區環境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化建設,修建體育場館,種植草坪、各類花草樹木,為廣大員工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吐哈油田井下公司在做好生產經營的同時,也逐步改善員工住宿條件。2011年10月,井下公司對一排老平房實施修繕改造,重新粉刷房間、走廊,并配備了全新的家具和電器。
修葺一新的新宿舍,作為勞模公寓,給多年獲得勞模榮譽的先進員工居住,從而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井下公司經理說:“我們不僅要讓勞模得到榮譽,還要讓勞模得到實惠!”
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節目,妻子羅岐春從茶幾上的一個水果盤里拿起一個橘子,剝掉皮后,往李輝軍嘴里送:“這么好的宿舍,我沾勞模老公的光了,今后一定更好地支持你的工作。”
聽到這話,坐在一旁的李輝軍笑了笑,也往妻子手里遞了一個橘子:“干好了,今后還會有更好的宿舍。”
吐哈油田井下公司黨委書記介紹說,首批入住新公寓的5名勞模,都是經過嚴格遴選出來的。他們至少獲得過一次省部級、局級以上或獲得過兩次處級以上榮譽的老勞模。
近年來,吐哈井下公司通過采取為勞模配備勞模公寓、建設勞模星光大道、邀請勞模家屬共同接受組織表彰等一系列措施,已經在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
編后:讀了上面兩則新聞,不禁為企業以人為本,讓勞模成為勞動價值的體現者的這種做法叫好。
勞動模范是時代的領跑者,是時代的標桿,勞模精神是寶貴的財富。評選勞模、宣傳典型,目的是倡導人們學習勞模、尊重勞模、關愛勞模、崇尚勞模、爭當勞模。從王進喜、蔣筑英、袁隆平、許振超……每個時期的勞模,都具備強大的精神感召力量,每個勞模的背后,離不開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勞模家屬。光榮榜里也有著她們的功勞。
在對勞模進行表彰和關愛的同時,重視對勞模家屬奉獻精神的褒揚,重視對她們工作生活的扶助和關愛,必將激發勞模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回報企業的關愛。這也必將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工作熱情和生產積極性,在企業上下營造“全體員工爭作勞模、人人關心愛護勞模”的良好氛圍,推動企業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幫助員工解決和處理好工作與生活、企業與家庭的關系,建立關心和扶助員工及家屬的長效工作機制,是各級管理者以人為本開展工作時應該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