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面積停產,產品壓庫待發,裝置開車計劃一再延遲。有的企業甚至決定永久關閉,轉產改產。”河南洛染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部長李培新對記者表示。同時,這也是近日記者在河北、山東、江蘇等地多家2,4-二硝基氯苯(二硝)企業采訪時,聽到最多的聲音。
記者了解到,進入2月份以來,國內二硝企業曾一度出現過零開工率,企業全線停產。這是自2008年以來二硝行業又一次身陷重大困境,行業大洗牌或將在今年見分曉。
作為全國單套裝置最大的二硝企業,河南洛染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硫化黑、6-溴-2,4-二硝基苯胺等下游配套產品,二硝產能占國內總能力的25%左右。“連這樣的企業都無法正常開工,更何況國內其他中小企業的境況了。”河北一家二硝企業的副總經理李戰朝這樣對記者說。他還表示,部分地區盲目上馬項目,致使產能嚴重過剩,這是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記者了解到,2011年僅在河北、山東地區就新增二硝產能4.5萬噸以上,這些產能目前還沒有投入正常運行。而2012年在內蒙古、寧夏等地也有超過4.5萬噸的產能在建或計劃建設,如果不能有效地消化這些新增產能,無疑會使整個行業雪上加霜。這也是自去年以來,該行業始終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原因之一,這種看法目前已在業內已形成普遍共識。
“硫化黑自從建設配套二硝裝置投產后,我們本打算能給企業節約成本,增效創匯。但成本核算之后,還不如我們直接采購。新裝置剛剛建成,就面臨著長期停產,甚至不排除永久性停產的可能,這都是產能嚴重過剩惹的禍呀。”橫店集團家園化工有限公司市場發展部部長伍春林對記者說這些話時,很是無奈。
李戰朝說,今年二硝企業面臨的困境也與硫化黑出口市場持續低迷和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有很大關系。
硫化黑是常規染料,也是二硝的最大消費領域,占整個消費量的80%以上。由于硫化黑市場需求相對穩定,前幾年國際市場的需求旺盛,導致國內硫化黑企業新建、擴建項目不停地增加,行業隨之出現了過剩情況。目前,國內每年硫化黑的需求量只有20萬噸,而年產能已接近50萬噸。加之現在國際硫化黑市場持續疲軟,需求大減,使得二硝的需求也隨之萎縮。
“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當供需嚴重失衡時,行業的自我淘汰是必然會產生的。另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今年二硝行業的這種現狀,也是多年積累的結果。無序競爭的結果則是物極必反,今年二硝行業如果能得到徹底洗牌,行業的拐點也許就會來臨,這也更加有利于行業的健康長久發展。”南京凱延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建揚這樣說。
另外,據記者了解,受“2·28”河北趙縣克爾化工廠爆炸事故的影響,河北一些安全設施不健全的二硝企業正面臨能否繼續開工的嚴峻考驗。
據業內人士估算,受市場低迷、安全環保門檻兒增高的影響,今年二硝行業大洗牌或將淘汰30%以上的生產企業,生產證件不全、安全設施不完善的企業將被關停并轉,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