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純堿市場就像最近江南持續的陰雨天一樣,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目前,國內純堿市場仍無利好因素出現,下游需求不溫不火,庫存壓力加大,價格持續震蕩下行,業內預計短期內行情難有逆轉跡象。
需求不振低價頻現
低迷的純堿市場難見起色,其原因主要是下游玻璃、洗滌、紡織以及一些化工產品(三聚磷酸鈉等)市場低迷盤整,需求萎縮。一方面占純堿需求比重較大的玻璃企業輪修的裝置數量增加,目前需求無放大跡象;另一方面,今年氯化銨出口關稅調整、春耕備肥和供給減少,部分地區廠家上調氯化銨價格,受此影響,聯堿法純堿廠家降低開工負荷,以隨單定價走貨為主。此外,受原材料、能源、運輸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企業因成本壓力過大,純堿價格接近低成本產能的成本線,導致效益下降,虧損可能性增加,企業不得不提前進入設備檢修期并延長檢修時間。
目前,在下游市場支撐力度有限的情況下,國內純堿市場低價頻現。以3月28日純堿價格為例,華東地區純堿市場低迷走穩,輕質堿出廠價格在1350~1400元(噸價,下同),重質堿出廠價格在1550~1600元;華北地區輕質堿出廠價格在1450~1600元,重質堿出廠價格在1500~1600元;華南地區純堿市場行情趨穩,目前輕質堿主流出廠價格在1400~1550元,重質堿主流出廠價在1600~1650元,市場止跌企穩;西南地區純堿價格走勢行情低迷,輕質純堿主流出廠報價在1380~1450元,重質純堿主流出廠報價在1450~1600元,實際成交價格更低。
產能驟增開工猛降
盡管純堿行業已經供給過剩,但依然有新產能在不斷釋放。最近,徐州豐城鹽化年產60萬噸及青海昆侖年產100萬噸純堿裝置中的部分產能集中入市,直接導致純堿價格加速下跌。據悉,青海、徐州等地的新增產能集中投放在華東、華中等地,受低價貨源沖擊,山東純堿企業的周庫存數量已經普遍超過去年平均庫存。
面對市場供給過剩、需求低迷的市場行情及走勢,純堿廠家陸續減產。內蒙古蘇尼特堿業年產30萬噸純堿裝置開工率在七成左右,日產量600噸,產品主要銷往河北、東北等地;陜西興化新投建的30萬噸級純堿設備開工負荷已提至五成左右,因設備問題近期生產不正常,其輕質堿主流出廠價為1200元,重質堿主流出廠價為1350元;遼寧大化年產60萬噸純堿裝置開工率為八成,輕質堿日產量在1300噸左右;山東海天生物年產120萬噸純堿裝置開工率為七成,主供周邊地區下游玻璃廠。
此外,不少純堿企業采用限產保價、停車檢修等措施來維持市場穩定。如云南云維年產18萬噸純堿裝置2月5日開始停車檢修至2月底重啟,目前開工率在六成左右,企業輕質堿日產量在400噸左右,主要銷往云南、貴州等地。另外,自貢鴻鶴純堿裝置開工負荷維持在四成左右。純堿行業已經公布的檢修計劃顯示,2~3月份檢修裝置的總產能為113萬噸,占總供給的4%~5%。
后市暫無好轉跡象
記者從業內了解的情況來看,純堿廠商大多對后市心態悲觀。以去年行業產能近2900萬噸、平均開工率八成來估算,產量在2300萬噸以上,超過實際需求200萬噸左右(表觀消費量2500萬噸,未剔除行業庫存)。雖然今年新增產能大量入市,但主要下游行業玻璃的開工率依舊處于低位,房地產市場也缺乏明顯的提振因素。因此,多數廠商判斷純堿后市價格仍會低位徘徊。
目前,因國純堿市場需求疲軟,廠家供應充裕,低價銷售居多。從生產情況看,一季度,國內純堿生產企業普遍面臨庫存大幅上升、銷售困難增加、資金周轉率下降、生產成本提高等問題。因此,較大的市場壓力將使純堿生產形勢較為嚴峻。從市場價格情況看,預計純堿后市低迷狀態還將持續,行情難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