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年內首降 汽、柴油價格每噸各降330元和310元 國內多地油價重回'7'時代。
今天零時,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年內首次降價,最高零售限價降價幅度分別為汽油330元/噸、柴油310元/噸,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零售價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但新定價機制未借機推出。
由于實行國四標準,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五城市調價后仍在8元以上,廣州中心區加油站加93號汽油仍要8.10元。
成品油市場本年度內連續兩次漲價后終于迎來首次下調。由于近期國際油價跌跌不休,三地原油變化率跌破-4%,昨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5月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4元和0.26元。
調價后,廣東國三93號汽油7.94元/升,粵四93號汽油8.10元/升,國三0號柴油7.76元/升。廣東油價重回7時代。不過,由于廣州中心區實行粵四標準,中心區加油站加93號汽油仍要8.10元/升。
據分析師介紹,國內多地調價后93號油價將重回7時代,但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這些地方調完后還是8元以上,因為這些地方排放標準都是國四的。
細算賬:每年跑2萬
公里私家車月省35元
昨天,不少車主表示,汽油降價后,每個月可以節省油費三四十元。以1.6排量消耗93號汽油的私家汽車為例,以百公里耗8升油、每年跑2萬公里計算,此次發改委調價后可以為該私家車主節省416元/年,每月省約35元。
分析師指出,對于貿易商而言,此次調價可以推動成品油市場周期性向好;終端用戶用油成本下滑,物價水平也將因此有所回落。
6月初或迎第二次下調
本次調整幅度稍高于市場預期300元/噸,估計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跌所致。國內批發市場前期已兌現本輪下調幅度,預期調價后市場將平穩過渡。汽油由于前期跌幅已超過調價幅度,調價后價格將小幅震蕩回穩。而柴油因前期降幅較小,調價后價格估計將直接降至到位價。
按現有調價機制測算,下一次調價可能出現在6月8日前后。按OGA調價跟蹤指數模型測算,鑒于國際油價目前未能止跌回穩,如果22天計價期結束前仍維持目前水平,國內6月上旬將迎來年內第二次成品油下調。
焦點關注
本次降價不會引發'油荒'
去年10月9日發改委下調汽柴油零售限價時,國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柴油緊張的局勢,部分主營柴油批發控銷為主;而今年5月10日下調價格時國內成品油市場整體資源較為充裕,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出貨持續清淡。
其次,分析師指出,去年下調價格時正處于國內成品油市場消費旺季,下調價格后,國內出現了'柴油荒';而今年下調價格時處于由消費淡季向消費旺季的過渡階段,因此,預計本次調價后國內不會出現資源緊張的局勢。
相關報道
油價跌至85美元/桶
新定價機制或出臺
之前預計會伴隨調價出臺的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并未同時推出。
分析師認為,'推出新機制是否合適,主要看原油當前水平。目前原油價格未跌到位,所以新機制暫時不會出臺。如原油期貨回歸至80-85美元/桶,新機制出臺可能性較大。'因新機制改進內容基本定型,與當前相比,調價頻率將明顯加快,但國內經濟運行局面尚不穩定,而此時開放的程度越大,其對下游的影響亦越大,會導致通脹預期明顯增加。
分析師認為,從過去的成品油調價經驗可以看出,很多次三地原油變化率眼看已經接近4%,但卻終因國際油價突然轉向而與成品油降價失之交臂,這也成為我國近幾年來成品油價格'漲多跌少'的重要原因。
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從2009年5月開始正式實施。該機制的核心為: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
- 1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2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3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4《浙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 5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6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7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8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9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