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人民幣兌換日元無需再用美元“搭橋”。昨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將完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日元的交易方式,開啟人民幣兌日元直接交易的時代。
據悉,日元與人民幣的銀行間直接交易將在東京和上海啟動,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日元交易實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直接做市商承擔相應義務,連續提供人民幣兌日元直接交易的買、賣雙向報價,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此前,人民幣兌日元匯率中間價是根據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以及美元兌日元匯率套算形成。“比如個人到日本旅游,使用雙幣信用卡交易時,人民幣都要先兌換成美元再兌換為日元進行消費,這樣不僅客戶需要交納價格不菲的手續費,同時還要承擔匯兌損失。進行中日貿易的企業也同樣如此。”中國社科院世界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孫杰認為,間接交易方式不易形成真實的匯率價格,直接交易的主要意義就是降低因美元匯率波動而給中日企業貿易帶來的匯兌損失,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這也是我國首次開展除美元以外的別國貨幣進行直接交易。間接交易方式不易形成真實的匯率價格,同時也容易因美元匯率的波動而給雙邊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匯兌損失。
自2005年中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國之后,中日間的貿易額不斷增加,去年兩國貿易額達3449億美元,而因為要采用美元,導致中日給美國央行交付巨額手續費。而如果人民幣和日元直接兌換,預計中日貿易每年將節省30億美元費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幣匯率緊盯美元,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匯率根據美元與其匯率間接套算,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匯率形成機制的僵化與失真。所以他認為,推出人民幣兌日元直接交易,包括未來可能推出的兌歐元的交易,將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透明、價格更真實,有利于企業匯兌成本的降低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時間窗口”漸近。去年底央行在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中還新增了澳大利亞元和加拿大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報價,人民幣正在破冰前行走向世界,“直面”日元就是重要一步。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也在積極開展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業務,先后與韓國、馬來西亞、白俄羅斯、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簽署了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