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行業是民營資本呼聲較大且最希望進入的行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國企大鱷在傳統的油氣行業獨占鰲頭,一直控制著從生產、冶煉、營銷到運輸的各個環節。2010年5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36條')明確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并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由于其實施細則尚未出臺,該規定一直處于'空轉'狀態。
進入2012年以來,有關部委落實'新36條'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2012年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今年的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出臺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新36條'實施細則。4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消息稱,該局有關司局分別編制了油、電、煤、天然氣以及新能源領域的鼓勵民間投資發展實施細則。從能源領域細分行業來看,在非常規油氣、天然氣管網以及天然氣分布式和新能源領域,民間投資有望獲得進一步突破。5月25日,作為對實施細則的回應,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14條具體意見。關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的政策在逐步升溫,石油行業的壟斷格局或將待解。
國務院'新36條'出臺后,中石油率先將國內外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成品油銷售等涉及上中下游超過100個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在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部門細則密集出臺之際,5月23日,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蔣潔敏在出席該公司2011年度股東大會媒體見面會表示,在西氣東輸西三線建設方面,將引入民營資本,天然氣管道建設投資將持開放態度,引進戰略性投資者。此前,由國有石油企業修建的油氣長途運輸管道項目從未有民資進入。5月30日晚,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投資人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與過去此類項目有所不同,中石油一改以往項目投資全部由中石油自有資金出資的模式,而是引入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等作為股東。這一項目開創了全民資本投資大型央企國家重點項目的新模式,也標志著中石油對全民及民營資本的開放邁出新的步伐。而此次將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作為向社會資本開放的最大項目,意義更加深遠。這意味著,國有壟斷行業開始向包括民企在內的戰略投資者開放,而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將代表全民資本的全國社保基金和代表民間資本的產業基金,按照同等條件、同等待遇、同時引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更是國內首創。
民營資本的進入是增強市場競爭的有效途徑。石油行業的集中度太高已經影響了市場公平競爭,解決的方式當然就是打破這樣的一種過度壟斷的局面,更多讓民營資本進入,這符合國家的整體利益,也符合消費者的利益。只有以積極的態勢應對,民營資本才有望更多的進入石油領域,爭取更多競爭的機會。石油是一個戰略行業,不應有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約束,重要的是通過安全、技術、節能、社會等一系列技術標準確立市場準入標準。目前民企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并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優勢互補的關系。但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并且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僅僅靠三個集團來解決石油問題肯定是不行的。這就給了民營石油企業一個較大的空間。民營油企的進入對整個石油戰略格局的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石油選擇吸納民資是有利于雙方的雙贏行為。天然氣管道建設收益穩定且持續時間長,對民營企業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而民資一旦進入,不僅會加快天然氣管網的建設,還會帶來產權的多元化,有利于第三方監督并促進投資效率。
近五年來,央企國有產權交易中,70%是由各類民間資本受讓的。由此看來,民營資本介入國有企業發展一直是常態化的。此次中石油西氣東輸建設吸納民營資本,表明未來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中石油方面表示,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資本,兩者共同投資于中石油的項目,將公平對待,一視同仁。民間資本進入石油等壟斷性行業是一種趨勢。中國石油此次釋放明確信號,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促使大量民營資本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