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洪波,是中國石化巴陵石化熱電事業部鍋爐車間的司爐工人。在今年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職業技能競賽鍋爐運行值班員專業技術大比武中,我有幸奪得了金牌,終于成為自己夢寐以求的“金牌工人”。
獲獎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從集團公司到基層一線,企業為我們每個人都提供了展示本領的平臺。只要學習進取,每個人都有成才和成功的機會。這也印證了巴陵石化“人人能成才,處處有舞臺”的人才理念。
主動學習我剛進廠時,有的學徒怕出事故,不敢監盤(監視控制盤)。但我不這么看,我把監盤看作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只要師傅有事離開一會兒,我就搶上前去坐盤操作,練習手感,熟悉要領,遇到疑問當場請教。時間一長,我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和操作技巧。
近年來,工廠推廣DCS操作。為了盡快掌握其要領,我擠出時間在停役的鍋爐操作盤上練習,從找一個畫面需要1至2分鐘,到全面熟記每個畫面所應對的按鍵,這個過程只用了5天時間。30多個窗口對應的按鍵和幾百個數據,我很快就能夠熟練掌握。
力求學透在崗12年來,我先后自學了《熱力基礎知識》、《鍋爐運行500問》等十幾本專業書籍,做了數不清的習題和試卷。做判斷題時,我不是只記住對錯,而是要求自己徹底弄明白為什么對、錯在哪里,力求吃透。我在每道習題后面都作了標注,不僅便于當時學習理解,還便于日后溫習。在我的書本和練習冊里,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跡不僅記錄了我獨特的學習方法,也記下了我的成長足跡。
貴在堅持為了積累和鞏固所學知識,我每天堅持學習1至2個小時,從不間斷。日積月累,我的知識面不但越來越寬,也越鉆越深,對設備運行狀況了如指掌,對一些隱患能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和早處理。
有一次我上零點班,在DCS監視窗口觀察到一臺爐子排煙溫度、水、汽流量和爐膛負壓等數據同時發生變化。我經過綜合分析,迅速判斷出可能是省煤器爆管泄漏了。我一邊匯報一邊進行降負荷處理,為啟動備用爐贏得了時間。停爐解體后,發現漏點在一個十分隱蔽的地方,泄漏初期很難被察覺。
長期的學習和實踐豐富了我的知識和經驗。在這次集團公司技術比武中,一道煤炭可磨系數與磨煤出力關系描述的試題,使許多參賽選手面臨考驗,我憑借腦中熟記的公式,順利推導出了正確答案。
聯系實際在一線崗位干久了,我深深感到書本上的知識和生產實際需要找到一個切合點。比如換油槍,看似很簡單,但如果操作不當、一個動作不到位,就可能造成火焰噴出傷人、霧化不良結焦或降低燃燒效率等后果。為此,我結合生產實際反復練習,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領和程序。
結合生產實際不斷學習,不僅使我個人有所收獲,也使周圍的同事受益。比如針對車間老區鍋爐是非標設計的特點,我常提出一些操作方法和應急處理方案供大家討論。有一次,我提出廠用電中斷有哪些應急措施。正當大家熱烈討論時,廠用電真的意外中斷了,大家立即按照剛剛討論過的應急處理方案,明確分工,協同作戰,很快處理完畢,恢復了系統,事后我受到了工廠嘉獎。
還有鍋爐調整,煤粉細度的控制對鍋爐運行的經濟性有著重要影響。為將煤粉細度控制在最佳范圍,我不斷學習摸索,將掌握的流體力學、煤炭可磨特性充分運用于崗位實際,和同事們一起,通過優化操作,實現了制粉系統運行狀態最佳化。憑借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擔任司爐期間,我連續6年獲得小指標和參數競賽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