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06日訊
清明節期間,一輛載有23.6噸丙烯的罐車在魚臺縣內發生翻溝事故,一旦泄露,極容易導致附近的村民中毒,更有可能發生爆炸。“如此多的丙烯將威脅到方圓5公里村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消防隊員介紹,由于溝內種有大量楊樹,救援難度非常大。經過救援人員十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把這個“定時炸彈”成功排除。
4月3日,在濟徐公路老砦路段,一輛載有23.6噸丙烯的危險化學品罐車突然栽進路邊深溝內,而這個溝足足有四五米深,里面種有楊樹,罐車龐大的“身軀”正好被卡在濃密的樹叢中。據現場的消防隊員介紹,事故發生后,駕駛員及押運員已安全逃出駕駛室,只受了點輕傷。值得慶幸的是,滿載丙烯的罐體主要閥門并未受損,而且離受力面還有一定距離,罐體基本處于安全狀態。
據車主透露,丙烯為化學原料,人吸入后可引起意識喪失,也會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造成污染,最為嚴重的是丙烯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而附近全是密集的村莊,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記者了解到,此原料是從河南運往江蘇的,車輛行駛到這里時發生事故。
經過反復研究討論并征求事故廠家部門技術押運員的意見,現場指揮員初步制定了救援方案:一是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及倒灌車輛進行倒灌;二是調集大噸位吊車進行吊拉,將車頭與罐體分離,然后將罐體吊起用另一車頭運往安全地帶進行處置。但由于罐車處于溝底,離平面有一定的垂直距離,如果調集倒灌車輛進行倒灌,倒灌壓力太小,不能將罐體所有丙烯倒灌完畢,且倒灌時容易出現意外事故,所以第一套救援方案被放棄,救援人員決定采取第二套方案。
由于事故現場周圍有樹木,對救援及吊機的起吊有一定的影響。現場指揮員協調當地村民將樹木伐倒并調集了兩輛大噸位吊機。救援人員首先用吊車將罐車車頭、車體分離吊起。與此同時,消防隊員對罐體進行噴霧稀釋,防止罐體劃破泄露產生火花發生事故,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車頭、罐體終于成功分離。最后,這枚“定時炸彈”被成功送到路面安全地帶進行下一步處置。據了解,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