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16日訊
近日,青島曝出當地“甲醛蘑菇”的消息。那么徐州市場的蘑菇含不含甲醛?記者4月9日走訪市區多家農貿市場采樣后,送到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實驗室。經過24小時實驗,4月10日深夜檢測結果出來。其結果顯示,文沃農貿市場蘑菇和平菇中均檢測出甲醛,解放橋等農貿市場的雞腿菇等菇類未檢測出甲醛。
采樣:三家農貿市場蘑菇送檢
4月9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農貿市場進行采樣。
在文沃農貿市場,記者分別買了1斤蘑菇和1斤平菇,隨后又在解放橋農貿市場買了雞腿菇,在段莊農貿市場買了蘑菇。
采樣后,記者將這些菇類送到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實驗室進行檢測。
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實驗室主任唐仕榮博士表示,甲醛為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醇和醚中。檢測蘑菇中是否含有甲醛的方法有多種,根據實驗室現有的試劑,決定使用品紅亞硫酸法對蘑菇中是否含有甲醛進行定性分析。
唐主任先介紹該實驗的原理,稱品紅與亞硫酸作用,生成無色的品紅亞硫酸,再與甲醛生成蘭紫色的醌型色素。這是醛類的一般反應,其它醛類,如乙醛生產的顏色會很快褪去。而甲醛生成的顏色則可長久不褪。因配置品紅亞硫酸溶液需24小時,因此這個實驗的檢測結果需要等待。
結果:文沃市場兩樣品檢測出甲醛
該學院實驗室的陳尚榮老師也參與了本次實驗。
陳老師等人嚴格按照甲醛的定性分析方法,配備品紅亞硫酸溶液。4月9日晚8時許,溶液配備后放置到暗處。
4月10日晚8時許,溶液在暗處放置24小時后,陳尚榮老師取出溶液,開始將蘑菇稱量。他解釋說,這樣是為了保證溶液和樣品之間的比例均勻。因蘑菇需要浸泡,這就要求將蘑菇剪成小塊,而考慮到蘑菇表面的吸附能力更強,因此蘑菇的表面須留下。隨后進行研磨、榨汁等操作獲得蘑菇汁液。
陳老師等人取5ml菇類浸泡溶液放置50ml的具塞比色管中,分別加入10ml鹽酸和1ml品紅亞硫酸溶液。將具塞比色管放置振蕩器中振蕩10分鐘左右,觀察顏色。結果判定:呈淡藍(紫)色,則有甲醛存在;溶液不呈色,則無甲醛存在。
因這種檢測方法不能測出甲醛的具體含量,為了確保實驗的嚴謹性,陳老師等人還做了兩個空白實驗進行佐證。即“陽性空白”實驗和“陰性空白”實驗。
陰性空白實驗:用純水代替菇類浸泡溶液,其他的試劑以及實驗方法不變,觀察顏色,也就是沒有甲醛存在的情況下的顏色。
陽性空白實驗:用純水代替菇類浸泡溶液,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甲醛溶液,其他的試劑以及實驗方法不變,觀察顏色,也就是有甲醛存在的情況下的顏色。
最終檢測結果顯示,文沃農貿市場采集的蘑菇和平菇中均檢測出甲醛。而解放橋農貿市場的雞腿菇、段莊農貿市場的蘑菇樣品未檢測出甲醛。
專家:徹底煮透后甲醛大部分消失
11日上午,記者將檢測結果通報徐州工商局,徐州工商局表示,將安排人員對流通領域的蘑菇進行重點檢查。
針對文沃農貿市場蘑菇和平菇樣品均檢測出甲醛,銅山區工商局市場合同科梁科長表示,將組織人員對該市場的菇類產品進行檢查和抽查,一旦發現問題將嚴肅處理。
采訪中,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實驗室唐仕榮主任表示,如菇類中含有少量甲醛,在徹底煮熟后大部分會消失,因此市民應將菇類產品煮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