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17日訊
最近云天化集團下屬的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喜訊不斷:先是2012年初,該集團主導完成的云南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緊接著3月下旬,該集團在云南省晉寧建設的年產450萬噸浮選裝置建成投產。
據了解,面對中低品位膠磷礦浮選技術難題,該集團早在2005年就與武漢工程大學、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合作,開展了云南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的研發工作,項目組在小試、擴大試驗與工業試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浮選中低品位膠磷礦成套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
該集團通過科研成果轉化,先后建成云南安寧、海口兩套年產200萬噸浮選裝置和晉寧年產450萬噸浮選裝置,使集團磷礦浮選能力達到850萬噸。剛投產的晉寧年產450萬噸浮選裝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磷礦浮選裝置,首次應用大型浮選柱、大型浮選機聯機使用等工藝。
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在磷礦浮選上實現轉化后,工藝流程簡單、操作穩定,實現了常溫浮選,降低了選礦成本,選礦廢水實現了循環利用。該技術可將云南20億噸中低品位磷礦資源選礦加工成優質磷精礦,同時為我國近110億噸中低品位硅鈣質膠磷礦的開發利用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
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膠中低品位磷礦,2011年1月,由云南磷化集團、武漢工程大學聯合組建了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一年來,該中心以10萬噸/年磷礦選礦中試生產裝置為依托,開展混合型膠磷礦工業生產試驗,實現了中低品位混合膠磷礦浮選工藝由閉路流程優化為開路流程。該項優化工藝易于操作,分選效果好。
該中心還完成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窯法磷酸和建筑材料聯產的生產技術示范工程、濕酸法分解中低品位磷礦濕法磷酸凈化工藝技術示范工程、鹽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礦生產工業磷酸及其磷酸鹽示范工程等3個課題,繪制了湖北省磷化工產業技術路線圖,承擔了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型高效磷礦捕收劑研究等課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