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22日訊
定期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抓好生產要素協調,加強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規模工業企業的跟蹤、分析和調控,密切關注企業生產經營的情況;通過每季度組織召開的銀政、銀企對接會,幫助工業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四個年”活動開展以來,市經信局按照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的工業產業提升總體要求,進一步理清思路謀發展,編制了《綿竹市工業經濟發展振興規劃》,采取每季度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協調會和銀政銀企座談會及項目推介會等,通過這些措施,推動工業加快發展、上檔升級。
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管部門,市經信局在進一步抓好經濟指標任務分解,強化管理和考核的同時,切實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控工作。一方面,積極主動向國家、省、德陽市為企業爭取更多更好的項目和資金支持,如國家、省市科技創新、中小企業支持、節能降耗等產業政策,提高項目扶持資金申報成功率;另一方面,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服好務,當好企業“娘家人”。該局在市上實行市級領導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同時,建立了機關干部聯系鎮鄉和工業企業制度,推行工業經濟網格化管理,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加強項目推進,以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對投資強度高,且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科技含量高的招商引資重大產業項目,開通項目建設綠色通道,開展重大項目全程代辦,特別對列入國家、省級重大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實行專人負責,在規劃、用地、行政許可、環評等方面提供“直通車”服務,一批批重點項目進度明顯加快。今年以來,主要加大了劍南春、龍蟒、昊華清平磷礦、盤龍礦物質有限公司以及名酒產業園、鈑金機電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力度。先后組織龍蟒技改項目政企協調會、組織重點項目(企業)多渠道融資對接會。實現了7家企業和2個基礎設施項目的集中開工。
同時,加快三大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推進白酒品牌戰略,劍南春“大唐國酒生態園”項目開工建設,以龍蟒基地二期建設、昊華化工基地、盤龍礦物質公司年產5萬噸金紅石型鈦白粉技改項目等重點項目,將推進綿竹傳統化工產業向清潔化、精細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化工產業由資源消耗向循環利用、生態環保升級。以德陽重大技術裝備基地為依托,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圈建設,加快鈑金機電園建設。
加大工業經濟開放突破力度,做好多方對接,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為工業經濟發展振興增添動力和后勁。積極開展綿竹與成都共同建設產業園區磋商,為下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設產業園區奠定基礎,組織企業參加第七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力爭通過多方對接,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財稅貢獻率高、勞動就業率高的重大項目。
今年,我市工業重點項目有49個,24個龍頭骨干企業中14個企業有重點技改或新建項目共19個,總投資80.09億元,占全市工業重點項目的62.21%。劍南春集團公司萬噸釀酒技改工程項目、新建2萬噸/噸名優酒技改項目2個,總投資25.42億元,在2014年全部竣工投產后,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63億元。龍蟒集團14改20萬噸/鈦白粉技改工程項目、磷酸鹽基地配套硫酸生產及余熱綜合利用項目、新建1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裝置項目、50改100萬噸磷酸鹽擴能技改等4個項目,總投資23.4億元,在2013年全部竣工投產后,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35.49億元,這兩個龍頭企業的擴張發展,將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振興和地方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新亮點。
面對綿竹區位改變的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市將依靠技術升級和自主創新,努力建設“一基地、三支柱、六園區、六鏈條”工程,以磷礦資源為依托,推進傳統化工產業向清潔化、精細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打造中國新型化工基地;以食品酒類、機電制造加工和硅酸鹽制造三大支柱產業為基礎,整合現有工業生產資源,全力推動劍南春集團等食品飲料名優企業加快發展,建設好“中國酒城綿竹名酒產業園”,做大做強食品飲料產業,穩步提高重型裝備配套加工能力,打造機械(電)及鈑金配套制造產業走廊,建設現代裝備制造特色產業體系。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以江蘇工業園、新市工業園、拱星工業園、無錫工業園為依托,強力推進中國酒城·綿竹名酒產業園和中國西部鈑金機電產業園建設,培育現代工業園區發展模式;以資源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為載體,建設食品酒類、精細化工、機電制造加工、硅酸鹽、新興產業、農產品加工六大重點產業鏈。
揚帆逐浪再起航。在“兩化”互動的指引下,綿竹的工業經濟必將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