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5月31日訊 北京5月3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等,昨天作為股東和中國石油共同簽署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項目投資人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國家重點項目開始向包括民企在內的投資者開放。12-05-3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昨天晚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劉迎霞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寶鋼集團負責人共同落筆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由100多家民營企業組成,董事長劉迎霞表示,這個項目開創了全民資本投資大型央企國家重點項目的新模式
劉迎霞:“這個簽約活動具有特別強烈的示范作用,因為民營企業這么多年落實36條,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支持中小企業,這是最好的一個舉措,尤其是在拉動內需方面,通過這個項目之后,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踴躍參與到國家主干線的工程上來。”
國務院“新36條”出臺后,中石油已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內外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成品油銷售等涉及上中下游100多個項目。這次將西三線作為向社會資本開放的最大項目,首次將“全國社保”和“產業基金”按照同等條件、同等待遇、同時引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農:“這個項目投資1100多億元,準備資本金是600多億,其他的負債500多億,300億是由中石油承擔,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和寶鋼各投資100億。”
西三線包括一干、三支和五條支干線,全長5000多公里,設計輸量每年300億立方米。
廖永遠表示,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資本,兩者都在為人民財富的積累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做貢獻,將公平對待、一視同仁。
廖永遠:“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有機結合,來共同參與國家重大基礎項目的建設,更好的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另外從國有企業來講,可以通過這種融資渠道,可以吸納更多投資、可以干更多事情,可以把我們的能源戰略發展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