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生意社07月20日訊
隨著移動電話軟硬件技術的不斷升級,電池容量成為消費者選擇手機的重點關注項目。近期,天津空港檢驗檢疫局對出口鋰離子蓄電池質量安全進行了重點排查。
天津地區通訊產業集中,天津空港局現管轄出口手機企業兩家及手機鋰離子蓄電池企業6家,鋰離子蓄電池月均出口5000批以上。空港局對16批出口鋰離子蓄電池進行了備案檢測和高風險項目專項抽查驗證,檢出1家出口企業的2批次產品20℃放電項目不合格,實測容量達不到產品標稱容量。
經分析,電池容量不達標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現有電池生產企業大多為電池組裝企業,電池芯等主要部件依靠進口或國內采購,電池芯本身存在質量缺陷。二是部分電池生產企業不具備電池容量檢測的儀器設備,缺乏電池容量質量控制的意識和手段。三是部分電池企業執行的生產檢測標準與檢驗檢疫相關檢驗標準(進口國標準、國際標準等)不一致。
對此,空港局建議檢驗檢疫部門:在嚴密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進出口電池容量專項檢測工作;提示和幫助企業完善電池容量檢測的儀器設備,加強對原材料電池芯的品質檢驗,提高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結合日常監管工作宣傳檢驗檢疫政策規定,讓企業認識到不同檢驗標準的差異,提高質量控制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