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6月份全球制造業數據表現不佳。不斷向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表明,全球制造業正集體遇冷,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外溢效應似乎剛剛開始。
從行業本身來看,制造業的萎縮有其周期性因素。首先,歐美目前仍深陷債務危機泥潭難以自拔,后期需求不容樂觀。因此,大部分企業對原料采購持謹慎態度。需求不旺導致零售庫存對供應商庫存消化幅度有限,企業進一步補庫存動力不足,庫存周期難以步入良性循環。其次,當前離資本投資周期的真正啟動還較遠。資本投資周期是由利潤驅動導致投資擴張所帶來的經濟周期,其平均持續時間為10年左右。由于短期內缺乏新興技術和產業變革來提振資本回報率,制造業進入新的固定資產投資周期為時尚早。
制造業萎縮的最根本問題,是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全球經濟的潛在總產出和潛在需求構成了長期負面影響。去杠桿化是每一輪危機后的必由之路。伴隨著全球經濟由衰退走向復蘇,主要經濟體都會經歷3—5年的去杠桿化過程。
然而,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難補上,美日歐現階段陷入了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的總需求不足狀態。全球寄望亞洲新興市場能夠接過發達國家需求的'接力棒',讓中國內需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動力,但中國的消費增長不足以彌補美國消費的萎縮。中國家庭消費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而美國個人消費總額約10萬億美元,差不多是中國消費總額的6—7倍。相比之下,日本和德國家庭消費的增加有一定余地。
但迄今為止,日本和德國的復蘇的動力并非來自國內需求的擴張,而是像危機前一樣,主要依靠出口驅動增長。當前,歐美各國似乎都希望靠政府投資啟動經濟,然而僅靠短期刺激不可能化解長期的結構性矛盾。若各國政府未來繼續加大投資,世界經濟很可能將不得不面對'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的雙重矛盾,全球恐陷入產能過剩危機。
- 1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2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3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4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5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6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7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