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華希)這天,加油站員工們像平時一樣進行著交接班,站長楊錕在進行數據錄入時忽然發現站內電子零售賬表系統內,93#汽油罐損耗高達100余升。他心想:今天沒有進油為何出現油品損耗?是我的數據錄入錯了?帶著疑問他又反復查看了各類數據,交接班數據是正常的,那油罐有問題?這是他的第一反應。查!他馬上安排當晚23時(加油站銷售的低谷期)至次日凌晨2時停止發油,同時對油罐進行計量。油品數量沒有變化,油罐沒有問題;是管線滲漏?……經過連續的觀察、排查及各類數據的分析,93#汽油的管線滲漏的疑問越來越大。確定疑點后他不容遲疑,馬上將現場情況和他的想法向公司安數部進行了匯報。
公司安數部很快組織有關人員,趕到現場對輸油管線進行試壓核實,確認了黃荊溝加油站的93#汽油輸油管線存在著滲漏點,在給領導匯報后按照正常程序及時組織施工隊伍對漏點進行了處理。從滲漏的發生到最終修復完畢,僅用了5天,公司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樣的事發生在一個站長身上并不稱奇,但是年紀輕輕的他那認真負責、沉著老練的處理方式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禁想進一步地了解這個“80后”站長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年輕人:

勤勞踏實,甘當后勤人員
楊錕留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是勤勞。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已準時起床,前往附近的農貿市場為大家買好一天的菜品。加油站日常工作忙碌,員工的辛勞他全看在眼里,總會想方設法幫大家打點好外圍的瑣事,為員工減輕工作壓力,讓大家專心致志干好工作。例如每天買菜,細心的他總會在菜品上花足心思,始終堅持站上的伙食能滿足大家的喜好。在他看來,大家辛苦忙碌一天必須要有好的伙食作為支撐,吃不好,自然干不好工作。可千萬別以為他的工作脫離了加油站最基本的內容,你可以經常發現他的忙碌身影穿梭于加油現場,這份細心讓大家感動于心。
勤奮好學,鉆研無止境
加油站的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更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管理技巧,對個人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自從擔任加油站站長后,楊錕不斷在實際工作中查找自己業務上的差距,然后利用休息時刻集中精力進行針對性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幾年的錘煉,不僅讓他成為了一名業務技能過硬的中級工站長,更讓他成為了加油站里里外外的專業“維修工”。 由于加油站離城區較遠,加油站的任何一樣東西壞了都少不了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加油機、加油槍、監控器……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就是“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由于出入人員較多,加油站廁所水龍頭經常故障,楊錕總會選在晚上生意相對清淡的時候拿起工具,一直修理到半夜,用員工們的話來說,已經數不清多少次,站長渾身被水淋濕,換回水龍頭修葺一新。
年輕的黨員,沉穩的心態
熟悉楊錕的人都知道他的個性,凡上級領導要求他做到的,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做好;他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好。平時踏實做人,低調做事,關鍵時刻則沖在前頭。
工作后,楊錕在單位還實現了另一個身份的轉變:光榮的共產黨員。一路走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及年輕一代石油人勇于拼搏奮進的決心。在平凡的加油站管理崗位上,他從不厭倦地做好每一天。作為一個年輕的80后,他克制著自己年輕的焦躁與沖動,經年累月與油站一線員工頂酷暑冒嚴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如何做到沉淀的如此徹底?面對這個問題,楊錕說,自己從未想過,只是覺得,不管是以年輕人的身份,還是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都應該具備在條件最艱苦的一線接受鍛煉的能力,只有穩到基層,才能真正認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在楊錕的帶領下,如今的黃荊溝加油站員工們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團結一心促銷量,強管理,力爭用實際行動創造他們應得的成績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