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8月23日訊 新疆日報訊(記者李虹報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依托煤炭資源,以準東煤炭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提高技術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氣、煤制烯烴、煤焦化等產業鏈,盡快建成一定規模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
準東作為新疆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的主戰場,現行的煤化工不再是傳統的煤化工,而是具有“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能源密集型、長產業鏈、高附加值”5個特點的現代煤化工。同時,也提高了煤化工準入的門檻,在高起點下,效率和水平自然也能得到保障。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帶動下,自治區描繪了新疆向“優勢資源轉換”和“新型工業化“道路邁進的藍圖。這樣的發展方向與全國眾多能源礦產企業的發展需求不謀而合。從2003年起就有大企業大集團進駐準東地區,實施煤炭勘探項目。
2009年5月22日,開灤集團和中聯潤世公司在自治區的戰略合作項目——準東將軍廟煤電煤化工工業園區正式奠基。從2009-2015年,開灤在準東將軍廟煤電化工業園區重點抓好三大產業的發展:一是煤炭產業一期建設年產300萬噸煤礦,2012年達到1000萬噸,2015年達到3000萬噸,總投資100億元;二是煤化工產業重點建設乙二醇、煤化多聯產、煤制天然氣以及煤焦化、煤化工等項目,總投資300億元;三是電力產業重點建設2×600MW發電廠,總投資60億元。
2010年6月8日,隨著華能集團在準東地區年產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的開工,準東地區進入煤化工產業發展的新階段。加快走循環經濟、清潔能源、深度開發的科學發展路子,成為入駐準東的大企業、大集團投資開發的重點。
湖北宜化建設的一期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項目已于去年12月28日一次性開車成功。“十二五”期間,湖北宜化計劃在疆投資300多億元建設新疆宜化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產業園一期工程規劃總投資120多億元,項目包括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富氧煤氣化技術建設年產2×2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項目,同時配套2×330MW自備熱電站。項目建成后,將初步形成煤電化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到“十二五”末,準東外輸電規模將達到1260萬千瓦;華能、華電、中煤、豫煤等4個煤制氣項目已由自治區申報為煤制氣示范項目。從長遠發展看,準東不僅是“疆電東送”戰略的主陣地,新疆“疆煤外運”的重要力量和“西氣東輸”的重要補充,也一定會成為新疆新型工業化建設的主戰場、新疆經濟的增長極。
準東作為新疆發展煤電煤化工產業的主戰場,現行的煤化工不再是傳統的煤化工,而是具有“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能源密集型、長產業鏈、高附加值”5個特點的現代煤化工。同時,也提高了煤化工準入的門檻,在高起點下,效率和水平自然也能得到保障。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帶動下,自治區描繪了新疆向“優勢資源轉換”和“新型工業化“道路邁進的藍圖。這樣的發展方向與全國眾多能源礦產企業的發展需求不謀而合。從2003年起就有大企業大集團進駐準東地區,實施煤炭勘探項目。
2009年5月22日,開灤集團和中聯潤世公司在自治區的戰略合作項目——準東將軍廟煤電煤化工工業園區正式奠基。從2009-2015年,開灤在準東將軍廟煤電化工業園區重點抓好三大產業的發展:一是煤炭產業一期建設年產300萬噸煤礦,2012年達到1000萬噸,2015年達到3000萬噸,總投資100億元;二是煤化工產業重點建設乙二醇、煤化多聯產、煤制天然氣以及煤焦化、煤化工等項目,總投資300億元;三是電力產業重點建設2×600MW發電廠,總投資60億元。
2010年6月8日,隨著華能集團在準東地區年產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的開工,準東地區進入煤化工產業發展的新階段。加快走循環經濟、清潔能源、深度開發的科學發展路子,成為入駐準東的大企業、大集團投資開發的重點。
湖北宜化建設的一期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項目已于去年12月28日一次性開車成功。“十二五”期間,湖北宜化計劃在疆投資300多億元建設新疆宜化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園。產業園一期工程規劃總投資120多億元,項目包括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富氧煤氣化技術建設年產2×2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項目,同時配套2×330MW自備熱電站。項目建成后,將初步形成煤電化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到“十二五”末,準東外輸電規模將達到1260萬千瓦;華能、華電、中煤、豫煤等4個煤制氣項目已由自治區申報為煤制氣示范項目。從長遠發展看,準東不僅是“疆電東送”戰略的主陣地,新疆“疆煤外運”的重要力量和“西氣東輸”的重要補充,也一定會成為新疆新型工業化建設的主戰場、新疆經濟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