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龍蓉 方京 彭展)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正是湘北酷暑“三伏天”。這期間,巴陵石化動力事業部鍋爐車間對1號鍋爐的設備進行了隱患處理和檢修更換。一連10多天,參與檢修的職工全力以赴,忙碌的身影平凡而令人敬佩。
“講客氣”的李衛端
“端端,給你一根冰棍。”本體班的李衛端從檢修現場剛回到班組,同事老曾就遞來冷飲。
“不用了,我今天吃了兩根了。”李衛端皺著眉頭,露出勉強的笑容。
“你怎么還講客氣呢,看你一腦殼的汗,吃根冰棍涼快涼快。”說著,老曾就將冰棍往李衛端手里塞。
“哎喲!”被老曾一推,李衛端又皺著眉頭,齜牙直叫。
大伙一看不對勁,紛紛上前詢問。經不住大家的“拷問”,李偉端脫下左腳鞋子,一個帶著血泡的癤子赫然出現在眼前。
原來,大修剛開始,李衛端的左腳就長了這個癤子。檢修時更換疏水管,作為主力的他帶著兩個焊工,在現場一站就是一上午,又是對齊管子,又是扶穩管子,堅持換完了7根2米彎頭管,才從爐子上“下火線”。
“原來端端在工作上對自己這么不客氣!”老曾笑著說,“那我也對你不客氣了,走!”他將李衛端扶上摩托車,身影消失在去醫院的方向。
不服老的“犟”師傅
8月1日一上班,鍋爐本體班班員劉志軍看到盧德云的空座位,有些擔心地說:“看來盧師傅病得不輕啊,要不,他一定會堅持上班的。”
“是哦,他還當自己是小伙子,誰勸都不聽,真是個不服老的犟師傅。”班員黃芳感嘆地說。
7月31日,接到“鍋爐所有檢修的高壓管道今天完工,進行焊口檢測”的命令,本體班職工頂著炎炎酷暑,開始團隊攻堅。由于天氣原因,年過半百的盧德云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中午回到班里,看著他疲憊地趴在桌上,大家紛紛勸他回去休息,他強打起精神,笑著說:“ 沒關系,我一個人頂得上三個小伙子,焊管時哪能少我呢,我得留下來!”
下午,盧師傅又沖到了前線,用力握著每根管子,對齊口子、溝通協調工作……動作毫不遲滯,一掃中午的疲憊。只有在焊工燒焊時,他才會坐著小憩一會。
醫院巧成“三人行”
“黃青,請來拿針!”護士清脆的聲音在黃青耳畔響起。他參加制粉班檢修時,悶出感冒來,傍晚下班后便到醫院打針。
走到注射室窗口,在一堆白花花的單子里翻找自己的名字。“咦,劉宗元?不會是我們班的‘神仙同事’吧?”
他繼續翻著。“哎,還有林謙,這也太巧了吧!”終于找到自己的單子,剛準備出去,迎面劉宗元走了過來。
“‘神仙’,真的是你!”黃青很意外,“你怎么也來打針?”
“還不是感冒了。”劉宗元說,“磨煤機室里檢修又熱又悶又憋,一回辦公室咱們又沒注意,對著空調吹,結果就吹到醫院來了!”
說話間,他們聽到護士在喊:“林謙,林謙來拿針。”黃青沖著老劉笑問:“真是我們班的小林?”
劉宗元聳聳肩回答道:“他跟我們一組的,磨煤機沒見他少鉆,空調也沒見他少吹,十有八九是他!”其時,注射室的門開了,映入眼簾的正是林謙熟悉的身影。
就這樣,負責本次鍋爐磨煤機檢修的“三人行”,在醫院互相約定:誰也不打退堂鼓,白天一起在磨煤機室檢修,夜里一起到醫院打點滴。一連4天,他們朝夕相處,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