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政府進行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后,中日間的關系日趨緊張。中國作為日本最大貿易合作伙伴,在許多項目上都與中國有巨大利益牽扯,中國一旦想要發動經濟戰,對于日本將是劇烈的打擊,而稀土出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中國是稀土的主要出口國,而稀土又主要用于發動機和磁石中,是電機和汽車生產不可或缺的礦物資源,日本恰好又是有著密集相關產業的國家,一旦中國切斷對其稀土供應,那么將會使日本本來具有高度競爭力的許多企業面臨“斷糧”停產的危險。雖然暫時日本企業還沒遭到真正的限制,但是當下愈演愈烈的中日沖突還是讓不少日方企業人士感到擔憂。為此,日方開始尋求替代品。事實上,從10年中日發生撞船事件開始,已經有日本企業著力于研究替代稀土的技術了。而日本政府一直也在相關研發上給予扶持。日本正在研究一種可以節省一半稀土耗量的技術,并計劃于10月份投用。另一方面,日本還啟動了對一些稀土的再利用,企圖以回收的方式進一步“節流”。同時日本也在積極尋求中國以外的稀土供應源,從如印度等國家進口。
有分析認為,日方有憂患意識是好事,但通過“節約”并不能解決問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如果中方真的要打響經濟戰,那么從中國那失去的稀土源是日本短時間難以填補的;另一方面,稀土更只是中日經濟關系中的冰山一角,日本企業將會面對的問題將遠遠超出解決一個稀土來源問題。只有日本真正意識到中日關系大局的重要性,學會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才能真正杜絕這種“斷糧”威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