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明輝)眼前的李正國,笑容時現,十分平和。沒有了2005年大牛地氣田十億方產能建設時的焦慮,而是透著一些成熟穩重、顯得胸有成竹。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種平靜的背后,是他利用方程式巧妙地調動著有限的人力和設備資源,安全高效、保質保量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施工,為盡最大限度縮短鉆井完井周期創條件。
李正國的方程式思路上并不復雜,安全+管理+技術=提速提效,這是他解決會戰上產提速提效不二之道。
“彈性輪休”吃安全“甜點”
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1401固井隊的員工有個特殊待遇,隨時可享受“彈性輪休”,緩解的緊繃安全生產弦,確保固井平安提速提效。
28歲的吳江濤是1401固井隊司機,李正國坐在他的車上發現,活潑多話的他,一路上沒表情,跟霜打了似的,便主動關心詢問。
沒想到這一問不要緊,小吳卻號啕大哭了起來。原來前段時間,妻子在家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不巧孩子病了,老人身體不好,他在一線施工顧不上個家,對此埋怨萬分。自己萬分委屈,會戰施工辛苦的很,他也覺得萬分委屈,兩人在電話里口角起來,現在老婆打電話不接,發信息不回。
“要不,你這兩天先在宿舍休息,換位思考,和媳婦短信、電話、視頻多溝通。”李正國沒讓小吳帶著情緒上班,說,“要是媳婦還不理解你,你回家休假解決‘內部矛盾’!”
李正國秉承 “快樂生活,愉快工作”理念,在年初發放輪休調查表,對全員輪休時間摸排,充分考慮員工對輪休月份的需求,使生產、休假兩不誤。只要員工覺得家里有事或者情緒不佳可能影響安全工作,可請特殊假期,從三天到十天不等。只要員工請“彈性休假”天數,不超過單位規定全年休假天數,一年回家4-5次,也不影響收入。
今年3月新來的員工小張說:“我老婆預產期推后了,老婆月子沒人照顧,我抱著試試看,請求續假10天,沒想到立即準假了。”
“我們不提倡員工打疲勞仗,全隊實行按需休假,只有把家安頓好,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安全生產。”吃到“彈性輪休”安全“甜點”的李正國說。
“技能加法”嘗管理“甜頭”
1401固井隊有5套固井機組,分散在三個基地,四個區塊,服務64臺鉆機,如何管理極其分散的施工機組和人員呢?
李正國做好“技能加法”,練就員工分兵獨立施工能力,在全隊員工中優選高水平“培訓師”,以技能操作培訓以主的技師肖亞、以技術培訓為主的技術副隊長劉鐵軍、以設備管理、維修為主的設備副隊長謝榮豪等。
“我的‘技能加法’解決會戰人力資源短缺,半年時間,就讓固井隊嘗足了甜頭。”他說:“如今人人都能獨當一面,人人都是各自‘粉絲’。”
才來隊2年的勞務工盧立革說:“我是一名井口工,很想成為操作工,李隊長知道我的想法后,很快安排了邵廣玉給我當專職培訓師。”
如今,快走上操作工崗位的小盧,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操作技能,同時加強本職工作鉆研,別人裝井口至少要15分鐘,而他僅需10分鐘就完成,特別經他手保養過的閥門,一個手指就輕松撥動,小盧也成為井口班員工的“培訓師”。
主力操作手馬凱勛,來隊4年,熟練成為操作工后,由劉鐵軍進行技術員培訓,短短三個月,就能夠獨立帶隊表層固井。
“技能加法”施行以來,1401隊員工就操作、技術、設備維保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動進行溝通的越來越多了,大伙兒對李正國的“取得相應技術,走到相應崗位”的理念取得了高度認同。
“爭分奪秒”做技術“蛋糕”
漏失,鄂爾多斯固井會戰的大難題。李正國說,“做好技術‘蛋糕’,我們要在固井工藝上做文章,不讓因為固井影響提速提效。”
他提出改善水泥漿的流動性,降低動摩阻,對于漏失特別嚴重的井采用“正注反擠”工藝施工,一般對劉家溝以下地層采用正注固井,12小時后開始采取環空反擠工藝,這樣最少可以縮短堵漏周期3天。經過實踐發現,2次施工的水泥漿在漏點附近續接成功,固井質量全優。
而富縣工區油層埋藏較淺,井深結構在900-1400米,原來采用比重為1.35領漿和1.75尾漿,液柱壓力高,極易漏失,固井質量不易保證。他獨辟思路,優化水泥漿配方,調配比重1.55的低密度尾漿全井封固,輕松解決漏失問題,節約了化驗、混配等準備時間,工序簡化,施工質量全優。
吃上技術提速提效“蛋糕”的李正國,鉆研勁越發不可收拾。
他在麻黃山工區主持攻關的水平井技套頂部固井新工藝,在最初2口井因為漏失導致試驗失敗,他毫不氣餒的深入地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后,成功施工4口井,簡化了井身結構,單井節約鋼材18噸,可縮短鉆井周期最少2天。
如今,這些固井工藝方法正往鄂爾多斯會戰區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