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5月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鉀肥生產企業接到自治區財政廳文件,自2014年1月1日起區內鉀鹽資源稅稅額調整標準,由之前的135元/噸調整為400元/噸。如此大幅度上調資源稅稅額,在業內引起震動。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內鉀肥行業主要生產企業負責人和專家,他們表示,這一調整不合理,也令相關企業難以承受。
業內人士表示,難以承受此次調整的原因,首先是企業稅賦過重,已經難以承受資源稅額大幅度上漲。我國新疆、青海資源型鉀肥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98.8%,按這次資源稅未漲之前的情況計算,企業已上繳資源稅噸產品135元,年上繳資源稅共10.7億元;礦產使用費是銷售收入的9%,共13.2億元;企業所得稅是利潤總額的15%,共2.6億元。以上總計,2013年新疆、青海地區鉀肥企業上繳稅收達26億元左右。而2013年全行業資源型鉀肥企業的利潤為約17.5億元(按平均利潤220元/噸計算)。
其次,大幅度提高鉀資源稅將直接導致國內鉀肥價格上漲,增加農民負擔,助長國際壟斷。新疆作為一個重要的鉀資源產地,這樣大幅度地提高資源稅很可能引發國內外鉀資源產地政府的效仿,結果將是直接助推鉀肥市場價格上漲,擾亂剛剛建立起來的低價進口鉀肥的市場,導致農民減少向本來就缺鉀的土壤中施用鉀肥,從而直接影響糧食產量。同時,也會讓國外鉀肥生產巨頭借機抬價,進一步壟斷國際鉀肥市場。
記者還通過采訪了解到,目前鉀肥行業利潤大降,有的產品價格已經接近生產成本。以2013年青海地區鉀肥企業為例,氯化鉀全年的平均價格為2100元(到站價),除去運費,出廠價約1850元,直逼成本線,鉀肥的利潤已經很低。2013年初氯化鉀的價格是2750元/噸,年末下降到2100元/噸,全年價格下降31%之巨。2014年的利潤會更進一步降低,因為銷售價格今年以來延續了2013年末的跌勢,一直在下跌中。
一位專家語氣凝重地告訴記者,我國資源稅和礦產使用稅是在氯化鉀市場價格近4000元/噸時制定的,本來已經不適合今天鉀肥價格大幅降低的市場情況,這時再大幅度提高鉀資源稅,是非常不合理的。
據了解,按照此次調整要求,據2010-2012年數據測算,國內鉀肥巨頭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2014年上繳的資源稅將增加3.69億元。國投羅鉀2013年實現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8%,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下降。
新聞鏈接
新疆鉀鹽資源稅上調始末
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批準,《關于調整自治區鉀鹽資源稅稅額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近日出臺?!锻ㄖ分赋觯陆V產資源豐富,為促進資源開發更加合理,近年來新疆積極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進行溝通,希望通過調整資源稅稅額標準來改善稅收現狀并惠及當地百姓。
2013年12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調整巖金礦石等品目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并自2014年1月1日起執行。該文件明確以提取的液體鹽數量作為課稅數量計征資源稅,稅額標準為2元/噸,提取液體(俗稱鹵水)制取化工產品的,要按照提取的液體鹽數量作為課稅數量計征資源稅。
按照這一規定,新疆自治區政府根據自治區鉀鹽提取的實際情況,將成品鉀鹽與提取鹵水的折算比由1:100調整為1:200,這也意味著調整后的成品鉀鹽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為400元/噸。據此預計,新疆資源稅收入今年將增加3.7億元。
新疆鉀鹽資源狀況
中國可溶性鉀資源多數分布在青海、新疆,其次是四川、西藏、云南等。青海與新疆是遠景最大、質量最佳的成礦區。
2012年我國可溶性鉀資源的查明資源量為10.35億噸,其中基礎儲量5.78億噸。新疆鉀鹽資源豐富,查明資源量為1.59億噸,其中基礎儲量1.4億噸,分別占全國的15.4%和24.2%。
目前,新疆利用鹵水生產鉀鹽的公司有3家,其中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2012年鉀鹽產量為137萬噸,占全區鉀鹽產量的97.5%。該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硫酸鉀生產基地。
2013年鉀肥行業運行情況
2013年全國鉀肥產量792萬噸(折氯化鉀實物),其中只有5萬噸左右為青海和新疆以外省份生產,即青海和新疆地區鉀肥產量占總產量的98%左右。全國共47家鉀肥生產企業,青海、新疆地區有28家。
氯化鉀生產企業36家,產能740萬噸(以實物量計,下同),產量638.5萬噸,進口量603萬噸,出口量29.8萬噸。2013年生產企業數同比減少了6家,主要是因為優勝劣汰、重組并購的原因。產能同比增加了12.5%,主要是青海鹽湖、藏格、綿泰公司擴產;產量同比增長38.5%,達到歷史最高;市場價格從2013年1月的2900元/噸降到年底最低時2000元/噸,下降幅度達31%。
硫酸鉀生產企業5家,產能249萬噸(以實物量計,下同);產量159萬噸,進口量11.4萬噸,出口量0.08萬噸。生產企業數量同比沒有變化,產能同比增長25.5%,主要是國投羅鉀、青海冷湖濱地公司擴產;產量同比增長7.6%;市場價格從2012的3600元/噸,降到2013年最低的3000元/噸,目前價格已觸底企穩。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