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政府網獲悉,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目錄調整后,取消、轉認證、下放幅度達50%,有利于持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直接為企業松綁、降低企業的時間成本。
《決定》指出,要進一步調整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目錄。對能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保障質量安全的輸水管、泵等19類產品取消事前生產許可;對與大眾消費密切相關、直接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電熱毯、摩托車乘員頭盔等3類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不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經上述調整后,繼續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減至38類。同時,對仍需實施生產許可,且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有效的飼料粉碎機械、鋼絲繩等8類產品,將許可權限下放給地方質檢部門。
根據《決定》,繼續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38類產品包括: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汽車制動液,化肥,耐火材料等。
《決定》要求,對繼續實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由質檢總局組織有關地區和行業試行簡化生產許可證審批程序。一是取消發證前產品檢驗,改由企業提交具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二是后置現場審查,企業提交申請、產品檢驗合格報告并作出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承諾后,經形式審查合格的,可以先領取生產許可證,之后接受現場審查。對通過簡化程序取證的企業,在后續的監督檢查中,如發現產品檢驗或生產條件不符合要求的,由發證部門依法撤銷生產許可證。簡化生產許可證審批程序后,部分符合要求的企業甚至可以當場取證,讓企業有更多的時間投入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等更重要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為企業爭取更多發展空間,激發市場活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