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法國首都巴黎的國際能源署10日發布最新一期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認為由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全球今明兩年對原油需求增長幅度將低于先前預期。
國際能源市場另兩大主要預測機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美國能源部情報局本周早些時候作出類似消極預測。
增勢放緩
國際能源署最新石油市場報告把2013年全球經濟增幅預測值由7月的3.8%下調至3.6%,對2012年全球經濟增幅預測不變,維持在3.3%。
報告認為,受這一趨勢影響,2012年和2013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預測量分別從8990萬桶和9090萬桶下調至8960萬桶和9050萬桶。
美國和中國占全球原油總需求大約三分之一。國際能源署石油市場報告認為,美中兩國原油需求減弱是拉低原油需求增幅一大因素。
國際能源署最新預測,美國經濟2013年有望增長2%.在這一機構7月預測中,美國經濟2013年將增長2.3%。
國際能源署說,今年7月,全球原油日均供應量為9070萬桶,環比增長30萬桶,同比增長260萬桶。
供大于求
歐佩克7月日均生產原油3139萬桶。成員國中,伊拉克、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原油產量有所上升,但受伊朗、利比亞、安哥拉產油量降低拖累,歐佩克今年7月原油產量略有下降。
歐佩克產油量超過全球原油總產量三分之一。這個組織說,過去幾個月里,它的日均原油供應量超出市場日均原油需求量200萬桶,正填滿世界各地儲油罐。
歐佩克報告說,全球經濟降速可能進一步壓抑原油需求,使2013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長預測值削減20%”。
國際能源署、歐佩克和美國能源部情報局均認為,今年上半年,全球原油供大于求,為可能出現的意外供油短缺提供較大緩沖。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預期,今年年底前,發達經濟體總儲油量將升至26.2億桶,可供使用57天。
油價下跌
國際能源署說,由于受西方制裁,伊朗原油產量持續下跌,7月日均產油量290萬桶,比6月降低10萬桶,比去年年底降低70萬桶。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國際上對伊朗產原油進口量銳減,從6月日均174萬桶降至7月日均100萬桶。國際能源署強調,這是初步數據,伊朗原油出口量下月可能回升,但這個國家今年下半年可能為它日均生產的100萬桶原油艱難尋找買主。
10日是國際能源署今年年初以來第四次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前3次下調分別在1月、2月和6月。
截至10日上午,國際油價有所下降。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從先前每桶93美元下跌至每桶92.41美元。9月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從每桶112.86美元下跌至每桶112.17美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