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美國大舉進軍非洲石油領域,法國和英國的各大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后,蜂擁而至。今年早些時候,法國道達爾公司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向尼日利亞投資75億美元,以增加該公司擁有的石油儲量。英國石油公司則宣布投資9億美元,在利比亞勘探和開發油氣資源。這兩家國際石油巨頭的大筆投資表明,法英兩國正在就非洲大陸的石油資源同美國展開爭奪。
非洲原是法、英等國的殖民地,非洲國家獨立后,作為前宗主國的法英兩國在非洲仍有一定影響,它們利用這一影響,積極拓展在非石油利益,兩國石油公司不僅在石油產量較大的北非和西非與美國爭搶石油資源,而且還在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爭奪石油勘探和開采權。特別是法國曾因反對伊拉克戰爭,在中東能源利益上遭到美國的排擠,因此,轉向非洲成為法國的一種選擇。
作為世界八大產油區之一的非洲大陸,原油日產量目前已達1000多萬桶,占世界原油日產總量的12%左右。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升至20%。
目前,法英兩國石油公司主要是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幾內亞灣地區的尼日利亞、安哥拉、加蓬、乍得、赤道幾內亞等10多個國家勘探和開采石油。英國石油公司不僅在尼日利亞等英聯邦國家拓展業務,而且還在西非法語國家與法國聯手開發石油資源。2003年,為爭奪乍得油氣勘探和開采權,英國和法國一起同美國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拉鋸談判,最后雙方作出妥協,以英荷殼牌公司占40%、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占40%、法國道達爾公司占20%而告終。
此外,英國還在利比亞與美國展開競爭。2004年4月美國宣布放松對利比亞長達18年的經濟制裁后,英荷殼牌公司搶在美國的石油公司前面,獲得了10億美元的石油開采項目。
長期以來,法國的石油公司幾乎獨占幾內亞灣地區主要產油國(除尼日利亞以外)的石油開采權。但是近10多年來,美國利用幾內亞灣地區國家私有化、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加緊向該地區石油領域滲透。在美國的攻勢面前,法國的石油公司在非洲法語國家丟失了一些地盤。目前,美國的石油公司在幾內亞灣地區的業務幾乎與法國平分秋色。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