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礎油市場在走過7-8月份淡季后,終在9月份回歸旺季,但是上游控銷、中游無油可賣、下游買不到貨的“油荒”再一次席卷市場,這一矛盾將在10月份再次升級。
兩集團控銷政策不改
中石化、中石油兩集團今年以來對旗下基礎油資源的控銷力度只增不減,一度導致上半年3-5月份一類基礎油油荒頻現,而這一控銷力度在下半年更是只增不減。
其中,中石油集團2010年銷售策略更偏向資源優化整合,即基礎油的產量配合其潤滑油的產能來決定,減少過多生產。這一銷售策略目前來看,已經在不斷惡化國內一類基礎油供小于需的局面。大連、撫順、大慶等一批優質的國產基礎油已在當前的基礎油市場“滴油難尋”。據中石油方面人士表示,10月份仍將繼續控制售量,僅保證長約客戶。
無獨有偶,中石化的控銷政策也一直延續。9月份,除了濟南煉油廠和荊門石化外,茂名石化、燕山石化、高橋石化均停止外售,資源均自留內供使用,加速惡化了一類基礎油資源奇缺的局面。而10月份,據中石化內部人士稱,茂名石化、高橋石化等仍繼續停止外售。國產優質基礎油將緊張依舊。
亞洲外盤價格只漲不跌
隨著臺灣臺塑開車延期已成定局,10月份臺塑油補充市場的希望終于破滅,多數貿易商對于10月份進口基礎油市場的定論仍只有“油荒”兩個字。
在沒有庫存的情況下,10月份進口貨的報盤玩著“心跳”兩個字。泰國、伊朗、俄羅斯、日本的低黏度基礎油到岸報盤全部超過900美元/噸。進口商普遍表示外盤價與國內價差越來越明顯,下游調和廠很難接受新的一輪價格上漲。同時,原油價格始終在 75美元/桶附近震蕩,因價格走勢已與基礎油走勢開始脫軌,進口商在擔心進貨風險過高的同時,只能紛紛清倉退市,等待外盤價格回歸理性。
僅有少數主流進口商仍在追高,不過某華東貿易商也坦言,后期進口的資源也僅僅是供給合同客戶使用,其間利潤微薄,無法刺激進口商增加接盤。或許會有少量進口資源進入現貨市場,但這也僅僅是“杯水車薪”,無法彌補基礎油市場上出現的巨大的供應缺口。
在國內資源和進口資源雙雙難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新一輪價格上漲已難以避免,然而很多貿易商也擔心,一方面,價格太高,下游工廠難以接受,轉而退市觀望,高價資源只能憋倉;另一方面,一旦11月份資源補充到位,將極可能出現較大的價格走跌,風險不言而喻。因此,高風險伴隨著低利潤,這將最終導致10月份基礎油市場“油荒”升級。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