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由上期所與中金所主辦的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上期所理事長、上期能源董事長姜巖在上衍能源分論壇致辭中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上期能源、上期所乃至整個中國期貨市場一直秉承的使命,除原油期貨以外,上期所、上期能源還將積極推進成品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石油系列產品的研發和上市,完善產業鏈產品體系,更好地服務產業需求。 姜巖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上期所“三五”規劃的元年,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關鍵一年。 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按單邊統計,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221.57萬手,期末持倉1.61萬手,累計成交金額1.01萬億元。兩個月期間內,單日成交量平均5.40萬手,最高曾達到12.23萬手;單日持倉量平均9598手,最高達到1.62萬手;單日成交金額平均246.57億元,最高達到557.56億元。 “對比歐美市場,我們用2個月左右時間,達到了一定的市場規模,并對歐美原油期貨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觀察顯示WTI和Brent原油期貨的亞洲時段交易量占比有所增加。”姜巖介紹,對此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等國際機構都對中國原油期貨高度關注并進行了客觀公正的分析。 據了解,今年3月23日,上期能源完成了中國香港自動化交易服務(ATS)注冊,新加坡的RMO注冊也在穩步推進。上期所已在新加坡設立了境外辦事處,今后還將在中國香港、迪拜等地設立境外辦事機構。目前,上期能源已完成23家境外中介機構備案,來自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美國、英國的境外投資者已順利開展了原油期貨交易,國際交易者持倉量已占全市場的5%左右。 此外,據了解,已有國有石油公司與跨國石油公司簽署了以國內原油期貨價格為基準價、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長期供貨合同。“這說明我國原油期貨開始在計價結算中初步發揮作用。為了夯實市場基礎,今年以來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主體,組織開展了上百場專業化的培訓,并且與會員單位密切合作,共同舉辦原油主題市場活動超過500場。”姜巖說道。 姜巖還表示,原油期貨上市2個月以來的“成績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原油期貨在合約設計、基本運行制度、國際化制度、跨境監管的設計和技術系統對接等方面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初步檢驗。市場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原油期貨市場的成熟和功能的發揮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培育過程,未來如何在主動應對國際市場風云變幻的同時,堅持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抓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是上期所下一步要繼續深化落實的重點任務。 防控金融風險是期貨市場永恒的主題。姜巖在致辭中表示,上期所將在深刻理解交易所作為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本質、功能以及政治屬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完善既面向國際、又適應中國特色的風險管理模式,不斷優化風險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輿情監測和管控體系,持續完善重大風險預研預判機制,加強一線監管能力、積極推進期貨市場穿透式監管,大力提升科技監管水平;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全力維護期貨市場平穩運行。 最后,他說,深化金融改革、形成市場對外開放新格局,是未來努力的發展方向。按照上期所“三五”規劃的部署,上期所將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以產品多元化、市場國際化、信息集成化、技術強所、人才興所五大戰略為抓手,做好“尋標、對標、達標、奪標”四篇文章,努力建設成為與實體經濟和現貨市場相匹配的,產品豐富、結構合理、內外互聯、功能齊全、交易適度、運行規范的世界一流期貨與衍生品交易所,打造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期貨市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