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3時15分,經過3天試運行,工程建設公司總承包的新疆瑪河氣田增壓及深冷提效項目工程天然氣處理站產出液態乙烷等化工產品,標志著國內首個采用RSV(部分干氣再循環)工藝回收液態乙烷工程投產成功。
瑪河氣田于2007年開發建設,目前已建有一座天然氣處理站。據了解,氣田產氣中乙烷資源豐富,為保障瑪河氣田長期穩產,充分回收天然氣中的乙烷、液化氣和穩定輕烴資源,提高天然氣采收率和氣田綜合開發效益,2018年4月,新疆油田公司實施瑪河氣田增壓及深冷提效工程。回收氣田氣中的乙烷用作乙烯生產原料,每年增加液態乙烷3.77萬噸、LPG(液化石油氣)2.12萬噸、穩定輕烴0.77萬噸,年增效數千萬元,更可為后續集團公司內部大規模回收乙烷積累經驗,實現集團公司利益最大化。
工程建設公司采取科學管理方法,集中優勢資源,采用先進的P6軟件,科學安排設計、采購、施工計劃,優化方案;大力推行“五化”建設,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減少了現場工作量,降低了投資,縮短了工期,提高了質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項目仍提前50天投產,為瑪河氣田實現二次高效、低成本開發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