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2008年6月的順利投產作最后的沖刺。
該項目的投產,將為惠州及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廣東省的加油站,提供更穩定的油源。然而,廣東省內絕大多數的民營加油站老板們對此卻并不關心。他們現在關心的是誰肯為自己的加油站出更高的價錢。
“如果你出價比中海油高,我們可以考慮賣給你?!睆V東省惠州市的一位郭姓民營加油站老板這樣告訴《財經時報》。而在整個廣東省,和郭老板抱著相同心態的民營加油站老板大有人在。一場悄無聲息的成品油終端收購戰,似乎正在中海油高層案頭上展開。
發力廣東
種種跡象表明,在上海拿下20家加油站而實現成功“登陸”的中海油,正在開足馬力強化自己的攻勢。
《財經時報》獨家獲悉,中海油計劃收購深圳招商石化有限公司(下稱“招商石化”),以擴充其在廣東地區的“陸地”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招商石化是招商局集團從事成品油與液化石油氣經營的子公司。目前公司在深圳及東莞擁有10座加油站和14個液化氣供應站。此外,該公司還擁有6萬立方米的油庫、1800立方米的氣庫、5000噸級和1500噸級的專用碼頭各一座,實力不容小覷。
“招商局是和中海油一直有接觸,但具體的情況我也不太清楚?!闭猩淌晃恢袑右圆环奖銥橛?,拒絕透露事情最新的進展。
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為配合其廣東惠州煉油項目,中海油日前正在廣東加緊洽購約200家民營加油站,其中150至160家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而中海油的初步計劃是在廣東建300個加油站。
“廣東的加油站競爭十分激烈,目前每座加油站的價格大約在2000萬元左右,而地段好點的加油站2000萬還買不到。”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對《財經時報》說。如此算來,要想布局300家加油站,中海油至少要拿出60億人民幣。
事實上,早在2006年初,中海油掌門人傅成玉(傅成玉新聞,傅成玉說吧)就曾在香港表示,中海油將進一步染指下游業務,在大亞灣的1200萬噸煉化項目投產的同時,將進軍廣東的加油站業務。
中海油總公司新聞發言人劉俊山日前也透露,中海油此次收購主要是為了配合公司在廣東惠州的煉油項目。
惠州項目由中海煉化負責實施,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占地面積2.37萬平方公里,以集中加工渤海高含酸重質原油為主,年加工規模為1200萬噸,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單系列最大的煉油廠。
該項目已于2005年底動工,預計于2008年6月投產,每年將能夠為廣東省提供730萬噸的成品油。它的完成,將進一步完善中海油的產業鏈,為中海油建設上下游一體化的綜合型能源公司發揮支柱作用。
然而按照中海油每個加油站年銷成品油3600噸的規劃來計劃,300個加油站每年不過消化掉108萬噸成品油,剩余600多萬噸成品油的去向似乎是個問題。
“這些油可能用于出口,也有可能是為中海油進一步擴張提前預留出來?!币晃粯I內人士如此分析。
多管齊下
“我們的收購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各種收購方式都可以用。”劉俊山在接受《財經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但對于具體采取何種收購方式,劉俊山卻并不愿過多透露。
“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油源換股權’?!币晃粯I內人士如是說。
早在2006年2月,中海油便通過“油源換股權”的方式,以3.88億元的成本從中石化手中購得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城”)83.2%股權,從而間接獲得了上海星城在上海的20個加油站和一個1.66萬立方米的油庫。
但是,中海油顯然并未將目光局限在一個點上。記者從中海油獲悉,目前中海油在惠州正在自建數座加油站,第一座加油站有望今年投入使用。
然而,姚達明認為,自建加油站有諸多不便,“因為自建加油站需得到當地政府的審批,行政手續太多,很麻煩,而且成本也不比收購低多少?!毕啾容^而言,收購加油站更適合中海油的當前戰略。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海油還可以仿照中石油的做法,和外資合作。目前,中石油和BP(英國石油公司)合作在廣東共有大約500座加油站。《財經時報》獲悉,目前最有希望和中海油合作的是殼牌石油公司。此前,中海油和殼牌曾于2002年在南海石化項目上有過長期合作。
挑戰與機遇
對中海油而言,拿下廣東省內300多個加油站幾成定局,但仍有諸多挑戰擺在中海油面前。這種挑戰似乎更多地來自中石油和中石化。
“我們在收購加油站事項上比較低調,如果高調的話,我們擔心競爭對手的打壓?!眲⒖∩剿鶕牡母偁帉κ诛@然指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
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9萬多座加油站中,中石油的加油站數量為1.8萬余座,占全國加油站總數的20%;中石化的加油站數量為2.8萬多座,占全國加油站總數的33.3%。
而廣東省目前有5000余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系加油站2000余座,占44%;中石油和中油BP(中石油與BP的合資公司)有600余座加油站,占12%。
從數據不難發現,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廣東省,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占據著半壁江山,留給中海油的發展空間有限。
“中石化和中石油把全國市場瓜分得差不多了,現在又多了一個中化集團來競爭?!敝泻S鸵晃粌炔咳耸繉Α敦斀洉r報》說。
除了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中化集團,國內還有像中航油這樣的大型國企覬覦著國內零售終端這塊大蛋糕。此外,隨著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和批發市場的相繼開放,殼牌、BP、道達爾等外資石油巨頭的介入也不容忽視。
雖然存在著眾多挑戰,但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海油涉足下游業務,進軍成品油批發和零售業務的時機已經成熟。
2007年5月份,商務部公布的8家新獲成品油批發資格的企業名單中,中海油“獨中兩元”,其麾下的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和中海煉化銷售分公司名列其中。這為中海油進軍成品油零售市場掃除了障礙。
而惠州煉油項目的即將投產使得中海油在中石化、中石油面前可以挺直了“腰桿”?!盁捰蛷S煉出的成品油可以通過自己的加油站銷售,不用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币晃恢泻S腿耸空f。
在上游業務的優勢,也是中海油進軍下游銷售終端的一大保障。這也是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其他企業無法相比的。中海油有足夠的資金來打通下游業務的通道?!拔覀儾蝗卞X,所以我們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上述中海油人士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