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炎表示,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道路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劉爽)“中國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共同努力。”9月11日,“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并講話。
包括“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在內的9位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獎獲得者,以及來自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北京市和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約600人出席論壇,在能源與環境、節能減排等多個領域開展研討和交流。
據了解,本屆論壇的宗旨是,促進中國學術界和產業界對國際能源與環境發展現狀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在相關領域的合作,為中國今后的能源環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戰略參考,同時促進中國公眾增強環保節能意識。
曾培炎在開幕式上表示,為緩解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中國將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加重視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更加重視發展第一和第三產業,更加重視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道路。
在論壇上,曾培炎闡述了中國能源發展和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分別為優化能源結構、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環境保護、組織科技攻關以及健全體制機制。他強調,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將按照胡錦濤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世界各國一道,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共同努力。
據悉,在這次“能源與環境學術論壇”上,15位外方嘉賓將舉行50多場演講,演講內容包括“太陽能產業及其市場的發展”、“科學、社會和可持續發展”、“能源與環境的沖突:從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的轉變”、“無機化學在解決能源問題中的作用”、“納米催化技術和納米化學:對環境化學和生物界面的影響”等。
作為世界頂級學者共同參與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已經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今年是第三屆,為期4天,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
論壇的主題是“人類的和諧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