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績發布會上,蘇樹林(中)、王天普(右)和戴厚良回答證券分析師、投資者和媒體關心的問題。
中國石油網消息:4月7日,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在香港舉行2007年度業績發布會。股份公司董事長蘇樹林、總裁王天普、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戴厚良出席,并回答了證券分析師、投資者和媒體關心的問題。蘇樹林就資本市場關注的問題作了說明。王天普發布了公司2007年的經營業績。戴厚良介紹了公司各板塊經營情況和2008年的經營安排。中國石化取得的良好業績受到國際證券分析師、投資者和媒體的充分認可。
2007年中國石化經營收入和股東應占利潤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2000億元,位列國有企業首位。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公司2007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2048.43億元,增長13.5%;凈利潤為人民幣549.47億元,增長5.5%。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2007年營業額、其他營業收入及其他收入為人民幣12097.06億元,增長13.4%;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565.33億元,增長5.5%。
中石化董事會建議派發2007年紅利,全年每股人民幣0.165元,扣除中期已派發紅利每股人民幣0.05元,年末派發紅利每股人民幣0.115元。
2007年,面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國內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等嚴峻市場形勢,公司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優化生產經營,加強內部管理,推進科技進步,落實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措施,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取得良好業績。
在油氣勘探及開采領域,公司進一步落實資源戰略,儲量規模繼續增加,油氣產量穩步增長,資源基礎得到鞏固。西部塔河艾丁區塊、東部東濮中生界潛山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全年新增油氣可采儲量6.47億桶油當量;新建原油產能605萬噸/年,新建天然氣產能16.6億立方米/年;川氣東送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天然氣發展大格局正在形成;東部老區連續多年保持穩產,西部新區上產步伐加快,塔河油田原油產量首次突破500萬噸;全年共生產原油4108萬噸,天然氣80億立方米。
在煉油業務領域,公司不斷加強裝置運行管理,積極組織高負荷生產,調整產品結構,努力提高汽柴油及高附加值產品產量,為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堅持原油資源多元化,提高劣質原油加工量,努力降低原油采購成本;全年加工原油1.56億噸,增長6.3%;生產成品油9309萬噸,增長6.7%。
在營銷及分銷領域,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特別是面對2007年四季度以來國內部分地區成品油市場供應緊張的嚴峻形勢,加強產銷結合,并綜合運用外采、進口等措施,增加成品油供應量,切實保證了市場穩定供應,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進一步完善成品油銷售網絡,鞏固在戰略市場的主導地位,全年新增加油站753座;努力拓展終端銷售,成品油零售量、直銷量顯著提高;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形象改造,廣泛推廣加油IC卡,加大非油品業務,單站加油量穩步提高;全年經營成品油1.19億噸,同比增長6.9%。
在化工業務領域,公司不斷提高裝置運行效率,積極做大總量,加強產銷研銜接,強化營銷管理,實現了全產全銷和增產增效;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量,主要化工產品產量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裝置運行水平穩步提高;2007年公司生產乙烯653萬噸,同比增長6.0%,銷售化工產品2985萬噸,同比增長1.0%。
2007年,公司根據市場變化和戰略需要,適時加大投入,全年資本支出人民幣1093億元。油氣勘探開發重點項目順利實施,特別是川氣東送工程全面開工,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若干大型煉油、化工重點項目建設如期展開,煉油、化工生產規模和能力得到提高。繼續加強原油碼頭、原油和成品油管線等建設,逐步完善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營銷網絡。年內,公司收購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5家煉油企業和63座加油站,進一步增強了主業發展。收購華潤集團在香港的所有成品油營銷業務,擴大在港成品油營銷業務。
為滿足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并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節約財務成本,公司2007年以來擇機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成功發行了零息可轉換債券、企業債券和短期融資券等,使公司直接融資比例大幅提高,保障了公司順利實施戰略發展計劃,并大幅降低了財務費用。
2007年,公司圍繞主業發展,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在上游方面,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在煉油方面,適應劣質化原油加工的多項技術取得實質進展;滿足國Ⅳ(相當歐Ⅳ標準)排放要求的汽柴油生產技術實現工業轉化。在化工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萬噸/年聚丙烯成套技術開發成功。面對高油價,公司還加強對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合成氣制合成油、生物柴油等中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以閔恩澤院士為代表的中國石化科技隊伍在推進公司科技進步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公司生產經營和有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全年申請國內專利905件,獲得授權616件;申請國外專利122件,獲得授權61件。
在生產經營取得良好業績的同時,公司認真履行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為中國經濟和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繼續推行HSE管理體系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實施安全生產十大禁令,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在實現清潔生產的同時,向社會提供高質量、高標準的清潔燃料。與上年相比,全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工業取水量和外排污水COD分別下降6.1%、4.3%和5.4%。公司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捐助南方雨雪冰凍災區抗災自救和災后重建;資助“健康快車”光明行活動,幫助邊遠地區9000多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積極支持北京2008奧運會,促進企業與社會共同發展。
在談到公司經營問題時,蘇樹林表示,去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國際油價震蕩攀升,屢創新高。國家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物價穩定等多種因素,對成品油、水電氣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商品價格實行從緊控制。目前公司加工原油的平均成本明顯上升,經營壓力很大。公司正采取多種措施,努力克服經營壓力。目前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成品油價格不到位,而這也是公司未來成長的最大潛力。作為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化將把經營壓力轉化成企業發展的動力,優化經營,精細管理,內部挖潛,降本增效,努力降低成品油價格不到位的影響。
2008年,中國石化既面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國內實行從緊貨幣政策以及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所帶來的挑戰。
為此,公司將注重發揮油氣勘探開發的特有優勢、煉油化工與銷售的競爭優勢、國際貿易的優化保障優勢,同時充分借助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具有的石油、石化工程技術服務的配套優勢和“走出去”的一體化優勢,完善和實施資源、市場、一體化和國際化戰略,優化生產經營,強化精細管理,深入挖潛增效,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和贏利能力,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同時,不斷推進管理創新和深化改革,塑造具有中國石化特色的管理模式,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創造必要的體制和機制保障。
蘇樹林在與投資者和新聞媒體交流時表示,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及全體員工將共同努力,不斷向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目標邁進,以良好的業績和持續有效的發展回饋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
投資者對中國石化2007年的業績感到滿意。在業績發布會和分析員會議上,蘇樹林、王天普、戴厚良和董事會秘書陳革就證券分析機構和媒體關心的公司發展戰略、重大項目進展、成品油價格等問題,進行了坦誠、細致的回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來自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投資公司的120多名分析師以及路透社、道瓊斯、《星島日報》、香港有線電視等新聞媒體的50多名記者,分別出席了分析員會議和新聞發布會。
在香港期間,公司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與機構投資者進行了“一對一”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