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2年以來,河南省化工行業由于市場需求放緩,主要產品價格低位徘徊,而成本居高不下,產值增速明顯減緩,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綜合經濟效益下滑。目前雖整體利潤降幅有收窄趨向,但全省石化行業效益仍處于下滑的嚴峻態勢。
近期,河南省政府、發改委、工信廳以及石化行業協會分頭調研并分產業多次召開會議,仔細分析共性和個性原因,認為在整體大形勢欠佳情況下,有些產品極度疲軟,而有些則高調上升,利潤漲跌互現。該省石化企業負責人普遍反映,行業整體走出困局,必須內外同時使勁,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和政策扶持,企業調結構、轉方式、練內功。
據河南省石化協會秘書長蘇東介紹,上半年,河南石化行業的總體情況具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總產值及主要產品產量增速持續減緩。河南規模以上石化企業1289家,前5月累計總產值1714.42億元,同比雖增長15.2%,但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16.1個百分點。1~5月,全省主要石化產品產量總體雖平穩增長,但增幅也下降。在跟蹤的66種(類)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有39種,下降的有25種。二是經濟效益下滑的幅度雖已呈現減緩趨勢,但利潤下降幅度仍較大,虧損企業虧損額保持較大升幅。1~5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同比減少10.6%,虧損企業同比增加虧損112.7%,表明整體經濟效益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三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前5個月,河南石化行業實際完成投資336.75億元,較上年增長18.8%,增速回落32.7個百分點。項目投資明顯減速,說明企業對后市持審慎判斷。
記者走訪和調查發現,雖然整體呈減速和低迷態勢,但河南石化行業不同的領域又各有差異,在一些領域也有一些亮點。如上半年,全省化肥行業表現風光無限,整體效益可觀。尿素市場走勢強勁,產銷兩旺,價格大幅上揚,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河南石化行業的三大板塊中,前5個月,化學工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2%;油氣開采同比下降36.2%;煉油板塊持續虧損。但是有5個子行業利潤同比保持了增長,增幅最高的是橡膠行業,實現利潤14.83億元,同比增長24%;其次是農藥行業,實現利潤2.72億元,增長22.3%;化肥行業實現利潤5.7億元,增長19.4%。
分析形成目前狀況的原因,既有大環境的不利因素影響,又有某些行業自身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據氯堿、煤化工等骨干企業老總反映,從外部因素講,成本居高不下,而化工產品價格下行,是導致部分行業效益下降的主因,其中電價上漲在河南最為突出。河南燒堿企業5月底電價同比漲幅為20%,化肥企業用電價格上漲15.94%。而另一方面,部分產品由于市場需求不足,銷售價格并沒有相應提高甚至下降,導致煉油、純堿、氯堿等行業效益大幅下降。據該省石化協會舉行的氯堿企業座談會上反饋的信息,上半年燒堿實現盈利,但是聚氯乙烯虧損幅度較大,前5月7家骨干氯堿生產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5.55億元,同比下降8.18%;利潤總額151萬元,減少98.66%。
從內部因素講,調結構、轉方式的迫切性愈加強烈,集中反映在煤化工產業升級、氯堿行業產業鏈延伸、精細化工技術突破3個方面。面對嚴峻局面,河南煤化工企業的老總們逐漸認識到,煤化工要加速走出擴外延的圈子,走內涵發展之路,在發展甲醇下游產品上力求技術的突破。氯堿化工面臨的壓力也很大,昊華宇航公司總經理孫振峰表示:“走耗氯產品差異化之路已迫在眉睫,需要改革觀念,走出去實現與蘇、豫、魯三省企業強強聯合,實現跨越發展。”河南煤化集團焦煤公司負責人說:“要在建設氯堿產業集聚區上下功夫,焦煤公司圍繞氯堿、多晶硅產業,發展下游新材料產業,實現項目聯動是重點。”
目前,電費占該省主要化工產品生產成本的40%~60%,降低用電成本是化工行業擺脫困境、實現轉型升級的基礎。因此,業界建議政府研究降低峰谷分時電價的尖峰、高峰系數,積極向國家爭取政策,以減輕企業用電成本負擔;對于企業自備發電機組自用后的富余電量,給予上網電量計劃,準予滿負荷發電;取消征收容量電價,暫停收取網電價格中的城市附加基金;支持化工產業集聚區配套建設大型熱電聯產項目,建成后按自備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