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1月28日,貴州黔能天和磷業有限公司、貴州開陽新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與貴州中凱鑫磷化工有限公司簽署國有資產及股權托管協議,試圖依托中凱鑫的磷礦資源,走出黃磷爐長時間不能開工的困境。
據了解,受磷礦石價格上漲和黃磷市場低迷的影響,開陽縣區域內的黔能天和磷業、安達化工、豐泰磷化工、新強化工和磷都化工等5家黃磷企業相繼停產。全縣7家黃磷及黃磷尾氣利用企業的16臺黃磷爐,只有9臺能夠正常運行,開工率不足六成。
黔能天和是開陽縣最大的黃磷生產企業,年產黃磷4.2萬噸。2012年以來,由于黃磷市場產能過剩,黃磷銷售價格低迷,而開陽縣內的磷礦石價格卻一路走高,造成企業產銷出現“成本倒掛”現象。企業每生產一噸黃磷企業就要虧損2000元左右,該公司的6個黃磷爐被迫停工。與黔能天和一樣,新強化工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做大做強磷煤化工產業,開陽縣政府決定,由開陽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主持將黔能天和、新強化工的國有資產和股權委托中凱鑫進行管理,充分利用中凱鑫礦產資源優勢,降低企業的黃磷生產成本。
“企業本身的礦山正處于整改階段,購買磷礦石的成本又太高,通過與中凱鑫進行合作,可以大幅度降低黃磷生產的成本。”黔能天和磷業廠長黃江說,中凱鑫在畢節地區擁有一座煤礦,在開陽縣金中鎮擁有一座磷礦。由中凱鑫托管黔能天和,企業未來的原材料將無后顧之憂。
對于中凱鑫來說,能夠接手黔能天和、新強化工,對這些企業的存量設備進行統一利用和調節,對于企業的做大做強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凱鑫目前有2個黃磷爐,產能在1.5萬噸左右。托管黔能天和的6個黃磷爐、新強化工2個黃磷爐后,中凱鑫的黃磷年產能將達到7.5萬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整合后,公司將成為國內黃磷生產能力最大的企業,“就算在亞洲,擁有這個年產能的企業也是為數不多。”有了充足的原材料和黃磷產能,中凱鑫將邁步黃磷精深加工的路子——與天津大學合作,利用黃磷尾氣合成草酸、甲酸鈉等產品。
據悉,目前,黔能天和、新強化工尚處于改制階段,兩家企業的8個黃磷爐何時能夠正常開工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